賞識日本“貿易銀”銀幣(楊覺) |
發布日期:10-08-27 08:16:5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楊覺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0年9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一、二百年前,世界各國通過銀幣來進行經濟貿易。因此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如西班牙、美國、墨西哥、英國、法國、日本等國)都鑄造發行過“貿易銀幣。” 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上臺,維新政府于明治三年(1870年)開始鑄造面值“一圓”的貿易銀幣,直至大正三年(1914年)為止。日本貿易銀幣的幣面鑄有“飛龍戲珠”圖案,故俗稱它為“日本龍洋! 據統計,“日本龍洋”共有34個年號,依次是明治三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十一年至三十年,三十四年至三十九年、四十一年、四十五年和大正三年。日本龍洋有三大版別:明治三年版(正面龍圖,背面太陽);明治七年版(改為正面龍圖)背“一圓”);明治八年版(又改為正面龍圖、背“貿易銀”,此幣僅連續發行了三年)。明治十一年版又返回七年版,此后再無改動。 “貿易銀”版“日本龍洋”,共鑄造了明治八年、九年和十年三個年號,發行量相對小,存世量也很稀少。我所藏的這枚“貿易銀”銀幣鑄于明治九年(1876年)(見圖),幣重26.8克(有磨損,標重27.22克),直徑38.7毫米,厚2.6毫米。該幣正面中間是抓珠龍圖,幣周圈是字尾向外的中文:“大日本明治九年”,字尾向外的英文:“420GRAINS”(格令,英美小的重量單位,等于64.8毫克,420格令=272.16毫克216克)“TRADE、DOLLAR”(貿易銀)、“900FLNE”(含銀量900‰)。 欣賞幣上的“飛龍戲珠”圖,應將圖片旋轉180度,英文在下,找到下面珠圈邊上的龍尾,龍尾上面就是“龍爪戲珠”,珠的右上方就是龍頭了。 該幣背面中間是“貿易銀”三個中文字,但“銀”字的寫法與我們中國的寫法有別。圓周邊的圖案,上方中間是一個16瓣菊花,(日本國徽、皇徽),左邊一束是櫻花(日本國花)枝,右邊一束是菊花枝,于下方中間相交,用綢帶扎成同心結。 該“貿易銀”銀幣工藝精細,雕龍兇猛生動,刻花草枝盛葉茂,線條流暢、圖文清晰,不失為世界貿易銀幣中的美點,為銀幣收藏愛好者所青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