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都督府造中華元寶(楊覺)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09年1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福建都督府造中華元寶
福建省在歷史上鑄造過多種小銀幣。單“中華元寶”就有1911年福建都督府造中華元寶、1912年福建造幣廠鑄中華元寶民國紀念幣和1920—1922年福建銀幣廠造中華元寶三種。福建都督府造中華元寶在幣面中心鑄有福建簡稱“閩”字,俗稱“閩”字中華元寶銀幣,本文談的就是它。 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得到了各省的積極支持,紛紛宣布獨立,促使清政府迅速解體。很快,福建都督府組成,在接管造幣廠后即開鑄了這枚“閩”字中華元寶小銀幣。該銀幣鑄于辛亥革命后政局動蕩之時,都督府存留時間短,鑄量有限,歷經近百年歲月的洗滌消耗,能留傳至今的已很稀少。 但是,人們對于“閩”字中華元寶銀幣還缺乏研究,對于它的歷史價值的認識尚很淺薄,所以它雖然很稀少,卻仍然是一枚不被人重視不起眼的小銀幣。本文借本報一角,談談我的認識,意在拋磚引玉,望能引起錢幣界的重視。 “閩”字中華元寶銀幣重5.35克,直徑23.6毫米,厚1.5毫米,齒邊。該幣正面中央鑄有福建簡稱“閩”字,其上下右左是“中華元寶”四字,外環一道園形珠圈,珠圈上方是“福建都督府造”六字,標明鑄造年份的“辛亥”二字分列二側,下方是幣值“庫平一錢四分厘”的字樣。幣背面中央有一個向日葵圖形,圖形中心亦鑄了一個“閩”字,幣面主圖案是“鐵血十八星圖,”正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所高舉的軍旗以紅色為底,代表鮮血,旗中心是黑色,代表鐵,“鐵血”以明革命軍推翻大清皇朝的決心。十八星為黃色,代表當時長城以南十八個行政省);幣面上方是“福建”的英文字母,下方是幣值一錢四分四厘的英文字母。 這枚銀幣傳給我們的信息是,辛亥年由福建都督府造!掇o!飞险f:都督,官名。辛亥革命時,各省都置都督為地方最高軍政長官。把“鐵血十八星圖”武昌起義革命軍的軍旗圖案鑄上銀幣,示明福建都督府也是革命軍,他們擁護辛亥革命,參加辛亥革命,紀念辛亥革命。所以這是一枚紀念辛亥革命的銀幣。我查找了一些資料,沒有發現有第二枚與辛亥年有關、與辛亥革命有關的銀幣,因而“閩”字中華元寶銀幣是全國惟一的一枚紀念辛亥革命的銀幣,其歷史價值和珍貴程度,應由此布定。 值得一說的是,福建人具有很強的歷史意識,1912年民國元寶年時,福建造幣廠鑄造了“中華元寶民國紀念”銀幣;1927年(民國16年)福建漳州造幣廠鑄造了“革命軍東路總指揮入閩紀念”銀幣;1927年福建省鑄造了“革命軍北伐勝利紀念”銀幣;1928年—1932年(民國17至21年),福建省鑄造了“黃花岡紀念”銀幣。如此之多的紀念銀幣,在其它省份是少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