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出門稅銀鋌的收藏價值 |
發布日期:08-07-24 09:0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收藏快報 浙江李小萍
隨著收藏金銀元寶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古代的銀鋌也逐漸被收藏愛好者所重視,尤其是能夠反映古代國家財政制度的賦稅銀鋌更是受人追捧。南宋“出門稅”銀鋌是這幾年發現相對較多的一種,在北京的錢幣拍賣會上時有出現,均拍出了不錯的行情。從發現的實物看,“出門稅”銀鋌有五十兩、二十五兩和十二兩半三種。 何謂“出門稅”?為什么它會引起錢幣收藏愛好者的喜愛。從字面理解,應該是南宋政府向行商出門(城門)征收的稅項,因此,“出門稅”銀鋌是南宋時期一種特殊的商稅銀鋌。雖然在宋史中沒有記載,但對商稅之一“過稅”的記載,讓我們多少捕捉到一點出門稅的痕跡。《宋史食貨志》載:“凡州縣皆置務,關鎮亦或有之,大則專置官監臨,小則令、佐兼領,諸州仍令都監、監押同掌。行者赍貨,謂之‘過稅’,每千錢算二十;居者市鬻,謂之住稅,每千錢算三十,大約如此。然無定制,其名物各隨地宜而不一焉。”其中的行者赍貨必出入城門,出門納稅天經地義。《宋會要食貨》記載:淳化二年,江南轉運司言:“鄂州舊例,鹽米出門,皆收稅錢。”詔:“自今民販鬻斛斗,及買官鹽出門,并免收稅。”這里講到鹽米出門要納稅,販鬻斛斗,及買官鹽出門可免稅。又載:天圣二年四月,在京商稅都院言:“舊例,諸色人將銀并、銀器出京城門,每兩稅錢四十文足,金即不稅,請自今每兩稅錢二百文省。”這里都講到白銀出門要交納稅錢,且每兩稅錢四十文足。毫無疑問出門稅屬于過稅。 從“出門稅”銀鋌的出土地點分析,出門稅作為商稅收入的重要稅種活躍在南宋與金的邊界地區,是與宋金邊境貿易有著很大的聯系。淮河兩岸的榷場貿易的興盛是導致行商異地販貨的根源,行商攜帶大量貨物從此地到彼地,途經大大小小的城門,繳納出門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出門稅”是過稅的一種,出現在南宋是與當時的社會政治背景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軍費的沉重負擔,南宋政府只得加重稅收,大小城門設立稅卡,同時稽征的稅卡也不以城門為限,從而導致稅網過密。然而過密的稅網反而使得商賈不行,致使物品緊缺。從另一個角度講,收繳出門稅,可以限制物品出城,似有平抑物價之功效。 |
上一篇:咸豐皇帝與咸豐大錢 |
下一篇:圓孔圓形的福建通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