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 張蔭曾
轟轟烈烈的清末農民起義——太平天國的歷史,只存在了十多年,其錢幣鑄造、流通時間亦隨之興旺到消失。不過,一直以來,人們對于太平天國時期鑄幣的研究和探索卻從未間斷,以致備受后世泉家青睞。
太平天國錢幣主要有金銀銅鐵錫鉛幣,其中是黃銅幣為鑄造流通的主體。探究錢幣上銘文,正面通常有“太平天國”四字,這既是年號錢,又是國號錢;另一面大都為“圣寶”二字,但有直讀、橫讀之分。而在太平天國起義早期所鑄錢幣銘文正面為直讀“天國”,背面為橫讀“通寶”的,其存世量稀少。太平天國錢幣有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及鎮庫大錢,花錢版別更為眾多,但鑄造質地優良且精致。
太平天國起義失敗,所鑄錢幣遭到滿清王朝嚴令收繳銷毀,“藏匿者斬立決”,以致太平天國所鑄之錢絕大部分被回爐,現今面市者已鳳毛麟角。
如圖所示這枚太平天國小平錢,為精黃銅質地,直徑24.5、厚1.2毫米,重3.9克。銘文:正面“太平天國”四字直讀,背“圣寶”二字亦為直讀,寬緣,應為當時“套子錢”之一。該錢字體筆畫粗壯有力,且“國”字為四方形,“太”字稍大,“平”為“平點”,而不是“撇點”,可能是太平天國小平錢又一種版別。
太平天國起義距今只有一百多年,所鑄錢幣又被清政府銷毀殆盡。如今能夠收藏到一枚品相尚佳的太平天國錢幣,也屬不易,值得珍藏和探索。
來源:收藏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