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雁山泉聲

魚幣,是殷商中期的貨幣,是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貨幣
之一。
著名泉家鄭家相《貝化概說》:漁民所用之化幣,于貝化之
外,更有所謂魚幣者,魚幣亦銅質,魚形,一面平夷,有首有尾,
有目有鱗,如半爿之符魚,大小不一,有二寸許者,有寸許者,
近在黃河沿岸,頗有出土,制作簡單,每有一孔,以便穿貫。或
疑非幣。予曰,此上古金屬時期黃河沿岸所用之幣也。漁民于貝
化之外,而復鑄此魚形之幣,與貝化并行,其值必較大于貝化。
今日發布魚幣陰刻雙面祖錢范。從錢范的角度講,此范材質、
形制均與本人前面所發的祖錢范別無二致,因此,魚幣當屬貨幣
無疑。從鄭家相《貝化概說》可知,魚幣與貝幣系同時期的貨幣,
且魚幣之幣值大于貝幣。據本人所知,目前貝幣見有泥范、石范
現身,卻未見金屬錢范。而魚幣更甚,連泥范、石范都未見,何
況金屬錢范,更莫提陰刻雙面祖錢范了。此魚幣金屬雙面祖錢范
的出現,將金屬范鑄錢幣的歷史向前大大推進了數百年(甚至上
千年),因此,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基礎上,我們將金屬祖錢范鑄幣的歷史,從北宋末年的宣和通
寶( 鑄于1100年—1125年)向后擴展到南宋晚期的紹定通寶
( 鑄于公元1228年-1232年),足足推遲了一個世紀。而今日發
布的魚幣陰刻雙面祖錢范,將先前鑄于戰國時期布幣的歷史向
前上溯到商周魚幣階段,時間達數百年。由此可見,這六塊祖
錢范,使我們的視野更開闊,使我們所認識的鑄幣工藝更接近
于歷史事實,因而更值得我們珍視和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