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泉軒
見圖:
壹當百錢。規格:35.5,3.0,5.5;20.05克。
“據其字文,形制風格及其幣值等分析,亦或史思明鑄。”“一級 無定價。”“[注]戴葆庭舊藏,孤品,后經張叔馴帶往美國。”這段話,引用原文。
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當下,過去確認的孤品大珍,幾乎都成了相對真理。君不見,《三打白骨精》幾乎是童叟皆知的[西游記]神話故事,但仍存意念,信以為真。因為真的白骨精雖然沒有,可是,白骨精類的妖魔在人們心目中會有。于是,假設、幻覺中的白骨精蛻變為繪畫、影像,植根于人們的頭腦。電影看多了,也變得活生生了。活生生的白骨精也就固化為癡迷的信念,或稱迷信。然而迷信畢竟絕不是科學。但是,誤判也絕不一定是故意制造迷信,誤判乃是過分的自信,或稱“過于執”。
泉友內蒙笑公如是說:我以為是三國時期蜀漢造。根據有二,一是名稱一半相同,太平百錢、世平百錢、壹當百錢都叫“百錢”。二是錢文的基本特征相同。都是篆書和隸書的結合,直筆為主,再糅合一些篆書的圓弧筆法,看了太平百錢、世平百錢,再看壹當百錢,總覺得有一些似曾相識的感覺。文字制作方面,壹當百錢與得壹元寶完全不同,而與太平百錢、世平百錢有著直接或間接的淵源。 竊以為頗有道理。
但是,研泉者還是關心這史思明究竟何時鑄了壹當百錢?拙見,最可能的時間點是:唐肅宗李亨乾元二年(759)正月,史思明滅安慶緒后,稱大圣周王應天皇帝,鑄順天之后,得壹元寶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