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幣珍品——齊大刀 |
近十年來,我國各種古錢幣漲勢良好,尤其是齊大刀的升幅更為驚人,一些品種少則翻了二三倍,個別珍品多則提升了十幾倍。一枚上品的三字刀價格從幾年前的2000多元一枚升至目前的7000多元一枚,四字刀和五字刀的價格早就超過萬元,如在中國嘉德2007年春季拍賣會"金銀錠、金銀幣、古錢"拍賣專場上,一枚品相上好的"節墨之法化"背"日"五字刀,竟拍出了53760元的高價。 春秋戰國時期由齊國鑄造、在整個山東半島流通的刀形幣,俗稱"齊大刀",是我國古代貨幣文化中極富特色的一支。齊大刀系青銅鑄幣,刀體大型厚重,鑄工十分精湛,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部分組成。刀首近于三角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齊大刀幣文流暢華美,為刀幣之首。齊大刀包括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其中以六字刀最負盛名。相傳公元前386年,田齊取代姜齊為齊侯,頒鑄"齊建邦長法化"六字刀以作紀念。故長期以來一直有人稱六字刀是中國最早有銘文的紀念幣,它傳世極少,是不可多得的古錢幣珍品。 目前流傳于世的齊大刀有"齊法化"、"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齊返邦長法化"等數種。"法化"是標準貨幣的意思。"節墨"、"安陽"、"齊"等均為地名,"節墨"即今山東即墨,"安陽"即今山東曹縣一帶,"齊"指齊國都城臨淄。"齊法化"一般長約17.8-19厘米,寬 2.6-3厘 米 ,重40.8-52.4克,被稱為"三字刀",是田齊建國以后最通用的法幣,也是目前存世的齊大刀中最多的一種。 在我國六字刀的存世和出土極少,各類文獻所載個人或單位收藏的六字刀也是寥寥無幾。前山東省博物館研究員朱活先生曾在他的《古錢新典》中提到山東各地歷年來出土的齊大刀共32批次,有六字刀的僅9次。這32批次出土的各類齊大刀數量為4950枚,但六字刀卻只有16枚,僅占全部出土齊大刀數量的0.3%,且絕大部分被博物館珍藏,六字刀的珍罕程度由此可見一斑。據行家估計,目前上品六字刀市場價至少十萬元左右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