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合臺金幣:歷史的鐵證 |
發布日期:08-10-29 14:02:16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天山網訊(通訊員鄔國威攝影報道)最近,新疆伊犁州收藏家協會舉辦了首屆收藏展,我對其中的一枚察合臺金幣很感興趣。金幣的重量約為4.5克,其銘為察合臺文,字跡清楚,遺憾的是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文字逐漸消亡,目前很少有人認識這種文字了。據藏家介紹,很多疆內外的錢幣鑒賞家都品評過這個年代久遠、存世量稀少、文字奇特的金幣。他們一致認為,這枚金幣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及經濟價值,公認它是圖錄記載過的真品。 我感到這枚金幣蘊藏著很多歷史真相。在伊犁生活久了的人都知道,現在的農四師61團場是元朝的西北重鎮、中央帝國的都城、察合臺汗國的首府,成吉思汗在把征服的歐亞大陸廣袤的土地分封給了他的4個兒子。次子察合臺的封地就是以伊犁為中心的廣大中亞腹地,察合臺的翰爾尕(金帳)就在阿力麻里城。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察合臺汗國屬中央管轄,當時察合臺汗國的勢力范圍最南達到興都庫什山(今阿富汗境內)。 當時到這兒來的漢族人也很多,他們帶來了中原文化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他們用水桶代替了當地人使用的尖底陶罐,當地的少數民族人佩服地說:“桃花石人,諸事皆巧。”當地人把中原人稱為“秦人”,翻譯為“桃哈斯人”、“陶格司人”,因發音不準,就成為“桃花石人”了,這說明中原人同當地少數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很早就在進行了。 阿力麻里城東起禿黑魯克帖木爾墓,西至喀拉威,當地人稱為“阿勒脫諾克”,意為出金子的地方。我想當時察合臺金幣的原料就出于此地吧。 通過這枚金幣,我們可以看出遠在元朝時,伊犁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現在極少數的民族分裂主義分子卻鼓吹什么“東突厥斯坦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用無恥的謠言蠱惑人心,達到他們分裂祖國的罪惡目的。多少事實和物證說明,新疆從西漢在西域建立都護府起就成為祖國的一部分,這枚金幣再一次告訴我們,時刻都要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科學發展觀指導我們的思想,堅定不移地維護祖國統一,把伊犁建設得更加美麗。 |
上一篇:偽裝的汪偽政權儲備券 |
下一篇:第一枚耶穌錢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