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符通寶鑄于宋哲宗元符年間(1098-1100年)。有篆、楷、行三種字體,銅、鐵兩種材質。字字跡端麗。面文從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讀,錢背光而無文。相傳,行書錢文系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所寫。

篆書大字元符通寶,直徑3.1厘米,重6.54克,半生半熟包漿,干坑特征,內郭干凈,文字美觀,品相較好。






這枚元符通寶直徑3.1厘米,重7.50克,兩枚品相一致,版型一樣,重量卻有細微差別。


行書與篆書的組合,稱謂“對子錢”。



另外,筆者還藏有折二元符通寶,鑒于篇幅,就不上圖了。
作者:汪忖芝
元符通寶鑄于宋哲宗元符年間(1098-1100年)。有篆、楷、行三種字體,銅、鐵兩種材質。字字跡端麗。面文從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讀,錢背光而無文。相傳,行書錢文系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所寫。
篆書大字元符通寶,直徑3.1厘米,重6.54克,半生半熟包漿,干坑特征,內郭干凈,文字美觀,品相較好。
這枚元符通寶直徑3.1厘米,重7.50克,兩枚品相一致,版型一樣,重量卻有細微差別。
行書與篆書的組合,稱謂“對子錢”。
另外,筆者還藏有折二元符通寶,鑒于篇幅,就不上圖了。
作者:汪忖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