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元是中國清末民初以來所鑄各種新式銅幣的通稱,俗稱銅板。是我國近代貨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銅元誕生于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銅元與歷代的方孔銅錢不同。中間無孔,系仿照香港銅輔幣鑄造而成的。它的誕生,標志著我國金屬貨幣鑄造工藝從傳統的手工翻砂鑄造進入了先進的機器化生產的新階段,十分具有收藏意義。
直徑:2.7cm重:6.98g
光緒元寶是近代中國錢幣中的精品,也是價值很高的革命文物,清朝中驚天動地的歷史都刻畫在這枚小小的錢幣之中,極具歷史意義。千年的貨幣文化得以傳承和沿襲,不僅是歷史的一大進步,也使得生活于現代社會的我們,能夠一覽歷史的真實。
圖中這枚廣東省造光緒元寶,直徑為2.7cm,錢幣正面珠圈內鑄有“光緒元寶”字樣,幣心為滿文“寶廣”,珠圈外上環鑄“廣東省造”,下環鑄幣值“每元當制錢十文”,字體端莊整潔,優雅大方。
銅幣背面珠圈內有蟠龍圖,龍紋極其壯麗美觀,線條粗細均勻,雕刻工藝高超,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乃工匠匠心獨運之作,彰顯出皇家威嚴尊貴的氣勢,珠圈外上環刻英文“KWANG-TUNG”(廣東省),下環刻英文幣值“TENCASH”(十文),左右鐫刻兩朵五瓣小花。此幣流轉百年之后,仍保持完整,品相極好,正反面的紋飾都很清晰,銅色自然,有溫潤的包漿,中西文化融合明顯,帶著鮮明而濃厚的歷史意義,收藏價值甚佳。
光緒元寶是我國首批引進海外技術印發流通貨幣,在清朝晚期的商品流通市場上占據著主導地位。后來,隨著封建王朝的結束,這些曾經在老百姓手中購買物品的錢幣也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在一定的時間內,由于戰爭的爆發等因素,曾經有著巨額發行量的光緒元寶變得逐漸稀少,因此成為如今錢幣收藏市場上的一大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