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漢亨先生在《中華珍泉追蹤錄續篇》中記載:胡羲贊( 注:胡羲贊(1831—1902) 字淑襄, 號石查, 河南光山縣人。同治十二年(1872) 舉人,由候補知府官至浙江海寧知府。胡氏精書法、篆刻, 擅繪山水畫, 又好金石收藏, 蓄泉甚富, 集元代錢最多。)對元錢尤其偏愛。······ 胡氏偏愛集藏元代錢, 數量為諸家之冠。·······。
一枚齊九字刀贗品, 原劉燕庭舊物,后歸胡石查收藏, 惜胡氏未能鑒別出是偽作, 為集藏中一敗筆。鮑康曾記述: “石查近亦得九字刀一品, 云燕庭故物, 字體與(鐘) 麗泉所藏相似, 石查釋其文曰齊遲陽賦結信之寶化, 旁通曲證, 著說數千言。齊刀不乏流傳, 惟此二刀僅見”。此外, “石查考定泉文每有心得, 曾著‘釋泉糾誤’ 尚未脫稿、附志之”。
胡氏于同治十一年冬完成宋鐵錢墨拓四冊, 并為拓本作序。··········此后不久, 胡氏再為鮑康所藏刀布圜錢, 選其精要者予以墨拓。鮑康記述: 石查“先拓成兩宋鐵泉四冊, 曾囑題詞, 近復匯拓刀布圜法為五冊, 攜以示余曰, 精品大率在是矣”, “其摹拓工妙, 紙墨精良, 視泉苑菁華殆將過之” (《觀古閣叢稿》)。 這份觀古閣藏泉拓本, 在胡氏去世后便流于廠肆, 為長沙方叔章先生購得。方君之友南陽葉德輝先生是一位知名藏泉家, 當他觀賞了這本泉拓冊后, 給予較高評價, 并建議方君付印刊行。
以上資料引述,說明了:
1。 民國初年,九字刀就已經面世,而且至少兩枚,分別為胡羲贊、鐘麗泉所藏,至今已俞百年;
2。 有第一次釋讀:齊遲陽賦結信之寶化;
3。 有拓本傳世,并有胡羲贊先生“旁通曲證, 著說數千言。”
此《安定胡氏所藏古泉》拓本1996年現身北京;
1996
春拍
中國嘉德
拍賣地點:北京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拍 賣 會 :1996春季拍賣會
拍賣專場: 古籍善本[查看拍品]
簡 介: 鈐印:胡氏金石書畫考藏之印 伯寅 大興孫汝梅鑒賞之印 石查小印 石查 贊 春山 曼壽閣藏 題跋:鄭庵( 鈐印:胡氏金石書畫考藏之印 伯寅 大興孫汝梅鑒賞之印 石查小印 石查 贊 春山 曼壽閣藏 題跋:鄭庵(潘祖蔭)孫汝梅題記 拓本 紙本 提要:內收胡石查所藏古泉精品四十五種,胡石查手批三十三品,頗可賞玩。 33.3×16.5]

4。 九字刀一面世,就被其他藏泉家無據打假為贗品,臆造品。因為打假者未說出任何判定為贗品的依據或是可以一錘定假的證據。看來無據打假也是有祖師爺的,可發一笑。
博主有幸在多年藏泉經歷中,先后從三個不同渠道,獲藏四枚“九字刀”,日前曾經在博客中做了一些介紹,今日想更詳細的考察此泉的真偽,也請各位老師、同好,品評、鑒賞!
長:167mm;刀環直徑:25mm;寬:27mm。
此兩把九字刀同時入藏,一枚清理,一枚保持原狀:


















同宗互證:


尺寸相同,字體相同。神韻相同。
基于以上事實可得出如下結論:
1、真品無疑,刀的尺寸及形制,為齊國刀幣;
2、鑄造數量極稀少,因為歷代錢普沒有記載;幾枚殊途同歸的九字刀,比較細節特征,只有一種錢范;
可惜無法見到胡羲贊先生的拓本及“旁通曲證, 著說數千言。”或是可以推斷應為同一范模出品。
附錄:關漢亨先生,廣東南海縣人,著名古泉學者。1960年于華南師范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早年喜好考古文物,八十年代專注于收集古錢幣、古銅鏡等文物,并努力鉆研古錢幣學。九十年代先后在北京《中國錢幣》、上海《錢幣博覽》、香港《收藏天地》、臺北《錢幣世界》等雜志發表65篇文章,其中兩篇文章分別被收入《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和《中國錢幣論文集》內。專著有:《半兩貨幣圖說》、《中華珍泉追蹤錄》。關先生現為中國錢幣學會學術會員、臺北《錢幣世界》雜志特聘顧問,新加坡《亞洲鉛筆》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