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羯魚鏤空花錢
如圖所示是一枚遼代摩羯魚鏤空花錢,直徑40毫米。該錢青銅鑄造,周身包漿古樸雅致,古色古香顯得樸實端莊。其形制風格與銅質等方面體現出遼代時期錢幣的特征。此錢雕刻精美,品相精良,應是遼代此類花錢中的上品。花錢正面為靈動的摩羯魚圖形。此摩羯魚龍頭,兇猛威武,怒發沖冠;魚身瀟灑飄逸,伸展雙翅,咆哮于海濤之間,姿態生動、栩栩如生。
摩羯魚為神獸,魚身龍首,最初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大藏經《一切經音義》卷四十云:“摩羯者,梵語也。海中大魚,吞噬一切。”摩羯,亦稱“摩伽羅”,為梵語譯音。在印度神話中,其形象為一種獸頭、長鼻、利齒、魚身魚尾的動物,被認為是河水之精,生命之本,有著翻江倒海的神力。據佛家載記:摩羯,是一種“眼如日月,鼻如太山,口如赤谷”的海中巨鱉魚,有“魚中王”之說。它的“先世是佛破戒弟子”,可“吞陷一切”,“能避一切惡毒”。
傳入中國頗有時日,在唐代有不凡的藝術再現,特別是金銀器上時有出現。西安和家村出土的銀器上就可見摩羯魚的精美形象。到宋以后,“魚龍合體的中國版摩羯形象與原生的印度版怪獸摩羯形象己經逐漸完成了更替。”此外,摩羯原本與龍無關,但是傳入中國后,其形象逐漸“龍”化。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及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均有魚龍形佩飾。而這枚花錢正是符合這種形象的圖案。這里為一枚遼代的鏤空錢,上有雙摩羯魚圖案,鱗甲斑斕,除魚尾外,更多為獸形。后來,人們又以摩羯魚為魚化龍的象征,再加上童子,以表達望子成龍的愿望。
來源:收藏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