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第一套人民幣的品相完好大全套市價超過500萬元,引來收藏者對人民幣收藏的關注。同時,隨著各地文交所紛紛開通錢幣電子盤,也引發了一波錢幣收藏價格的整體上漲。人民幣收藏中有哪些學問,又有哪些品種值得關注呢?
第一套人民幣身價超500萬
近期,由國金黃金集團展出的第一套人民幣大全套受到了收藏者的關注。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并發行第一套人民幣,距今已經66周年,至1999年10月1日啟用新版為止共發行五套。
據了解,第一套人民幣是我國發行的貨幣中,流通時間最短,品種最多,版面設計藝術性最高,面額最大,收藏難度最高的人民幣。第一套人民幣全套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面額共計176552元。
有錢幣收藏專家指出,這是我國幾套人民幣回收最快的一次,從發行到停止流通,僅有不到7年的時間,最短的票面流通僅有一年多。經過了歷史洗禮和經濟改革,留存下來的不多。據統計當時全國舊幣收兌機構大約7.3萬個,用了不到100天就收回錢幣流通量的98.1%,銀行也沒有保留原始檔案,致使現在能留下來的第一套人民幣已經鳳毛麟角。而在民間,由于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低下,完全沒有意識去收藏,要想集齊一套62枚品相完好的第一套人民幣大全套很難。
廣東粵寶黃金(博客,微博)錢幣投資專家陶堅對記者表示,根據他了解的資料,全國有8套第一套人民幣大全套,其中約四套在民間。目前,廣州有一位藏家擁有整套第一套人民幣,不過并不是全新的,約9成新,兩年前時的市價在400多萬元。陶堅表示,目前第一套人民幣多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況,價格維持在400~500萬元的高位。
在難以集齊全套的情況下,第一套人民幣中以十二珍品價值更高,其中壹萬元的“牧馬圖”,伍仟元的“蒙古包”,伍佰元的“瞻德城”及壹萬元的“駱駝隊”被藏屆稱為“絕品四珍”。近年來,壹萬元的“牧馬圖”曾拍出過260萬元的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