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_JiBi.Net >> 新聞中心 >> 紙幣專版 >> 紙幣知識 >> 正文
         
        探幽紙幣演變步履
        發布日期:09-02-20 08:58:4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周世敏
        最近,讀到田秋平的《紙幣初始晉東南》,收益匪淺。這部書史實豐厚,語言活潑,讀起來有趣味。

          該書通俗地講了紙幣源起及紙幣的歷史地位。我國是使用紙幣最早的國家,據說開始于宋朝,這一說法好像是社會上普遍的認識,但此書有了新的論點。書內談到在唐朝的貨幣史實中有“帖”的發明、“飛錢”、“便換”、“柜坊”的應用發展。就是說在唐朝就有了紙幣的雛形。

          我同意中國紙幣是起源于唐朝“飛錢”的觀點。在唐朝萌發了紙幣的雛形,叫“帖”。紙質墨書形制如同支付的手續,該書引用唐朝《逸史》中“敬德書帖”的史料,在隋末唐初(約618年),原始紙幣雛形的使用者,唐初大將尉遲敬德墨書紙上的“帖”,當時已具備了三大基本要素:“金額、發帖人、發帖時間”。首先提出在我國唐朝就有了紙幣的這一觀點是清朝道光《泉布統志》的作者孟麟,他是見到實物后做了記述的。說明我國印制“大唐寶鈔”有確信無疑的史實。國外鈔幣學者也有關于“大唐寶鈔”的著作,如1910年出版的一部《東洋古鈔叢書》,又如1970年美國人史密斯出版的《中國紙幣》,在書內著述有“大唐軍紀寶鈔”、“大唐寶鈔”、“大唐便民寶鈔”等唐代紙幣,還有一位久居中國的西方人耿愛德,長期收集研究中國歷代貨幣,他在其編著的《中國的紙幣》中提到“大唐寶鈔”存在的理由。諸多史家說明了紙幣的產生是在唐朝而早于宋朝的“交子”。

          《紙幣初始晉東南》的題目很新穎,言之有理。這是作者在對歷史貨幣深入鉆研后得到的認識。晉東南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2萬年前這里即有了人類活動的足跡。《白虎通義》記道:“神農氏,制耒耜,教民耕作。”在物與農具交易中,萌發了以農具為主要特征的商品交換貨幣,從晉東南地區出土資料分析,已由“耒耜”逐步演變而成方足布幣。方足布幣的出現,促進了商品交易的發展,從遠古的天然海貝、人工銅鑄貝到春秋戰國時代帶有晉東南古地名的“潞”、“襄垣”、“長子”、“高都”、“屯留”、“涅”、“同是”等金屬方足幣,這說明了晉東南商品交易的繁榮,原始貨幣流通已形成較大規模。人口增長,城市擴張,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朝代更替,人們開始感到金屬鑄幣的厚重和攜帶不便。在一千年前的晉東南商品經濟交換中可看到中國紙幣由萌發到雛形、到成熟的發展脈絡。

          (作者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長,中國錢幣學會名譽理事,中國革命根據地貨幣史叢書編委會主任。)

        相關新聞
         

        精彩圖片
        關注彩銀生肖牛(柳群)
        陸游、唐婉紀念銀章最
        特別推薦
        ·2月19日紙幣行情
        ·資金爭入“避風港” 黃金需求沖破千億美元大
        ·日本稱中國軍事現代化以重創美軍航母群為目
        ·美股道指跌破7500點 市場整體情緒依然低迷
        ·金荷娜性感熟女嫵媚動人
        ·奔馳在華召回部分進口S級轎車 涉及555輛
        ·漂亮寶貝組合子夜韓鹿寫真 盡顯純美時尚
        ·井上真央清純寫真 青春可人
        ·幽雅高貴的熟女風情
        ·風情萬種!真正的佳麗云集
        經典美圖
        孟廣美蛻變
        國內影視圈
        紅遍網絡的
        全球火山噴
        楊瀾魯豫曾
        盤點央視主
        湯唯濃妝雜
        當眾撩上衣
        玫瑰遍身嬌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