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號紙分幣詳解 |
發布日期:10-09-18 08:32:5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藏點 作者: |
曾幾何時,唾手可得,隨處可見的無號紙分幣竟然也身價百成了錢幣投資者競相追逐的目標。我們在嘆息自己當初沒能多留幾張這種紙分幣的同時不禁要問:它們真的有投資價值嗎?這還得從頭說起。 1981年中國人民銀行責成各印鈔廠重新開始印制發行1953年版的小額分幣,共1分、2分、5分三種,為區別于“五三版”分幣,新幣在編號上僅保留羅馬字冠,而刪除了阿拉伯數字。由于沒有阿拉伯數字編號,因此該套分幣的印制就采取以羅馬數字為序的方式。一個序號印制1000萬張。其中1分幣有三羅馬序號231個、二羅馬序號89個、2分幣有三羅馬序號129個、5分幣有三羅馬序號64個,共513種。總計發行量高達51.3億張。按理說,如此高的發行量是很難形成高價位的,但是這種紙分幣在八九十年代之間使用得相當廣泛,其損耗高得驚人,特別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紙分幣已退出了流通領域,各地人民銀行除了停止發行外,也在平時逐步加以回收銷毀。加之各種羅馬序號多達513種,按一個序號印制1000萬張計算,前后時間相隔長達10余年,早期序號勢必已十分稀罕。 現在,要想把全部512種紙分幣集齊還真不是那么容易,而要全新挺版則更難。自1996年起全套挺版分幣的價格已達1萬元。且在近期還有抬升的勢頭。而另一些稀少序號的單張價格更是達到了50元左右,平均升幅在200倍以上,不可謂不大。 通過觀察,我們可發現這么一個有趣的現象:紙分幣羅馬序號的排列順序并不是按照我們通常以為的以1,2,3,4…為順序。而是按雙羅馬數字進行交錯排列,每一組羅馬字冠必定有兩個數字是相同的,如011,110,101;112,121,211;從011開始至9ll共可配27組,其后自002,003…為始的排列也各可配27組,直至998結束,而通常印制也是按照這個順序進行的。以011為首998為末。因而凡是字冠中帶有2個Ⅰ,2個Ⅱ,2個Ⅲ的為早期印制券,均比較少見。其中有40種尤為難得,它們是 一分:ⅠⅠⅣ、ⅠⅣⅠ、ⅣⅠⅠ、ⅠⅠⅤ、ⅠⅠⅧ、ⅠⅧⅠ、ⅡⅣⅡ、ⅣⅡⅡ、ⅡⅡⅦ、ⅡⅦⅡ、ⅡⅡⅧ、ⅢⅠⅢ、ⅢⅡⅡ、ⅡⅢⅢ、ⅢⅦⅢ、ⅦⅢⅢ、ⅩⅣⅣ; 二分:ⅡⅠⅠ、ⅢⅠⅠ、ⅠⅣⅠ、ⅣⅠⅠ、ⅠⅠⅤ、ⅠⅤⅠ、ⅤⅠⅠ、ⅠⅠⅥ、ⅠⅥⅠ、ⅠⅦⅠ、ⅧⅡⅡ; 五分:ⅠⅩⅠ、ⅩⅠⅠ、ⅠⅠⅡ、ⅠⅠⅢ、ⅠⅢⅠ、ⅠⅠⅣ、ⅠⅥⅠ、ⅥⅠⅠ、ⅢⅢ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