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面額最大紙幣 |
發(fā)布日期:06-04-17 09:3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upload=jpg]UploadFile/2006-4/20064179294710378.jpg[/upload]
吳君華手中的這張紙幣就是我國歷史上面額最大的紙幣
湘潭的吳君華先生堪稱十足的“富翁”,因為他收藏了5000多張我國歷朝歷代和來自不同國家的錢幣。其中,有一張面額60億元的紙幣當時竟只能買下大約77粒米;更為奇怪的是,其中一張紙幣的票幅竟有時下的一本雜志那么大。昨日,記者在吳君華家大開了一次眼界,欣賞了不同形式的錢幣。
巨額“法幣”崩潰后貶值 在吳君華家中,他拿出了一張編號為AH357547的紙幣,這是1949年5月10日,國民黨政府時期新疆省(當時新疆稱“省”)銀行發(fā)行的面額為60億元的鈔票。這是我國歷史上面額最大的紙幣。吳君華向記者介紹,由于當時新疆的特殊情況,國民黨政府發(fā)行的貨幣和新疆地方貨幣折價共同流通使用。這張60億元的鈔票上印有“折合金圓券壹萬元”字樣。一張鈔票印有兩種面值,這在我國貨幣史上是罕見的。 吳先生說,1948年8月,國民黨政府發(fā)行的“法幣”因通貨膨脹徹底崩潰,發(fā)行了新的“金圓券”,并以1?押300萬的比價收兌“法幣”,結果絲毫未能起到抑制物價上漲的作用,反而使物價一日三漲,百姓深受其害。吳先生手中這張60億元的大面額貨幣,當時值一萬金圓券。按當時上海130金圓券僅夠買一粒米的行情,這張60億元紙幣僅僅能買到約77粒米。 票幅最大古鈔大如雜志 吳君華回憶說,他第一次接觸古錢幣,是在三十多年前當知青時。他收藏有新中國成立以來發(fā)行的5套人民幣,還將錢幣分成了幾個專題。其中,吳君華收藏的四千年前我國最早流通的貨幣——貝幣、石貝,最早的金屬鑄幣——銅貝,春秋戰(zhàn)國時四大貨幣體系的刀幣、布幣、圜錢和鬼臉錢等,顯得彌足珍貴。記者看到,吳先生收藏的一張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發(fā)行的“大明通行寶鈔”壹貫古鈔,其票幅是約34厘米×22厘米,相當于時下的一本雜志,據(jù)悉為世界紙幣之最大票幅。(信息來源:長沙晚報 記者劉炬) |
上一篇:交子誕生地再起爭論 |
下一篇:我國史上最大面額60億元紙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