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鈔票出在杭州 |
發布日期:04-07-21 17:19: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會子”紙局遺址就在花港觀魚邊上 “‘會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杭州是‘會子’的發源地,應該在西湖西進的保護中予以重視!”昨天杭州屠先生打電話給本報,熱情洋溢地說了這番話。 屠燕治是南宋錢幣博物館的館長,多年從事古錢幣的研究。他認為,產生于南宋的“會子”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文化遺產。 “會子”可能是最早的紙幣? 南宋“會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但教科書上怎么說產生于北宋的“交子”才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屠燕治說,北宋的“交子”是當時四川商人為了遠途經商的方便,而互相達成協議,商人從四川攜帶“交子”到達某地,找到簽定協議的商人,將“交子”再兌換成金銀銅錢等貨幣,才能使用。“交子”本身并不能當作貨幣在市場上買賣,充其量是個“有價證券”、“憑據”或“匯票”。 到了南宋(1127~1279),先是民間出現了可以交易的“會子”,然后政府又收歸國有,由政府統一發行,與金銀銅錢等價使用,這才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據了解,在南宋152年的歷史中,使用紙幣的時間長達100多年,共發行會子十三億八千五百九十三點五十二萬貫。 1295年,日本開始印鈔。十四世紀,高麗也自己發行紙幣。歐洲印鈔始于瑞典,時在1690年,晚于中國500多年。 南宋“會子”經歷過升值貶值 屠燕治說,現在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國家不在發行紙幣,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人不使用紙幣。作為世界歷史遺產的衡量標準來看,它具有世界性,普遍性,對人類的特殊貢獻性,以及現在的瀕危失傳性,所以作為最早的紙幣“會子”其歷史價值和遺產價值非常可觀。 從“會子”的制作上看,它凝聚了中國四大發明的兩大發明———造紙和印刷。據記載,當時是用桑樹皮造的紙張,銅版進行的雕版印刷。最昌盛時,一天就有1200多工人同時在工作,規模空前。 同時“會子”也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金融學研究。從“會子”歷史來看,當時南宋經濟發達,海外貿易昌盛,大量銅錢外流,這才促進了紙幣的誕生;而且隨著紙幣發行量的多少,南宋的“會子”也經歷過升值和貶值的考驗;在南宋末期,由于連年戰亂,“會子”大量貶值,最終退出歷史。當時已經有一大批金融專家在研究紙幣與金屬貨幣的關系,甚至當時的交易中都有規定付款中幾成用“會子”,幾成用銅錢。 “會子紙局”遺址在西湖邊 據記載,當時同時印刷“會子”的,除了杭州外,還有安徽和四川,遺憾的是在安徽和四川已經無從考證會子的制作地點。只有杭州有明確的記載。據宋代吳自牧的《夢梁錄》記載:“造會紙局,在赤山湖濱”。赤山,在蘇堤第一橋西南,與玉岑山對峙,北連大麥嶺,東接太子灣。《咸淳臨安志》有一張現存最早的南宋《西湖圖》,圖中赤山教場與南宋第一橋之間,清楚標有“會子紙局”四個字。從中還可以看到會子紙局的大致位置。它應是靠近南山路、西山路和虎跑路三路交叉口的南山路以北一側,即今花港公園南門附近,今為花港飯店,南為太子灣公園,北為花港觀魚景區,今為小南湖。(溫浩杰 蔡嘯曉) 來源:新華網 |
上一篇:[求助]第二版人民幣 |
下一篇:紙幣的珍藏和護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