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收藏:錢生錢的秘密 |
發布日期:12-03-16 15:38:4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 |
錢生錢"是許多人想的理財境界。近日,北京萬家馬甸郵市的郵幣卡三大板塊均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1953年版5分、2分、1分紙幣)的退市,其價格也應聲而漲。一些收藏者不失時機地將目光瞄準這些紙分幣。 "錢"景無限 近日,停止流通的第二套人民幣的五分、兩分、一分紙幣是1955年3月1日正式發行的,隨后發行的三套人民幣都沒有再發行新版紙分幣,而一直沿用第二套紙分幣。現在這套紙分幣已經歷半個多世紀,是中國使用年限最久的紙幣。據央行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5月31日,第二套紙分幣在全國市場的流通量僅為6.3億,占流通中人民幣的0.02%,其中大多數處于沉淀狀態并且殘損程度較高。結合自己多年的收藏經驗,中郵網首席執行官、資深錢幣收藏家李國慶先生介紹說,目前這三種紙分幣市場上存量很大,但只有品相好、全新且成套的紙幣在收藏方面才有升值的可能。 中國歷代的錢幣,從商周秦漢至今,蔚為壯觀,儼然可成展覽會格局。但與其他收藏不同,人民幣本身獨有的流通功能,使得舊版人民幣的收藏有了特殊意義。 建國以來發行的5套人民幣 從建國以來,至今先后發行了5套人民幣。新中國第一枚人民幣是1948年10月開始印制。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成立,同日發行人民幣。習慣上,人們將1948年10月開始發行至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的人民幣稱為第一套人民幣。第一套人民幣由于停止使用時間已長達近50年之久,其間又經歷了"文革"等多次政治運動,因此收藏者留存下來的已經不多,由于不少是珍品,觀賞、紀念、珍藏、投資價值與日俱增,受到知名拍賣行和文物收藏家的特別青睞。 第一套人民幣中一萬元面額,有牧馬圖和駱駝圖(有維文)兩款。其中,1951年5月17日發行的一萬元牧馬圖案幣(有蒙文),在1997年一次文物拍賣會上,出價就已高達5萬元,而現在的市場價已經飆升至60萬元一枚。 人民幣收藏在1997年曾有一個大行情,價格漲到很高,隨后進入一個相對低迷的時期。李國慶介紹,最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投資理財需求快速增加,人民幣收藏開始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