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長沙東塘的李先生向本報反映:最近,有人自稱受收藏品市場老板委托,在他所住的居民小區挨家敲門收購硬幣。幾分錢的硬幣可以賣到幾角錢到幾元錢。不知為何硬幣一下子就變得這么值錢了。
收購硬幣加價出售
李先生告訴記者,收購者聲稱,收購的硬幣集中銷售到長沙某收藏品市場,市場攤主再將硬幣加價銷出。記者隨后來到該市場,見市場內有十幾個回收硬幣的攤點一字排開。一位攤主告訴記者,這里的攤點每天都能收到數百枚甚至上千枚硬幣,新中國成立后發行的硬幣也在收購之列。
據了解,這些硬幣的收購價格差距極大:1981年制的5角硬幣收購價為1塊5,1957年制1分硬幣收購價則達到60元,而硬分幣中的“五大天王”的收購價更超出其面值數千倍,1979年5分幣、1980年2分幣和5分幣、1981年1分幣和5分幣收購價均過百元,特別是1981年制的1分、5分硬幣曾經“飆升”至每枚2000元的價位。據攤主介紹,其實他也不知道這些硬幣為什么值錢,反正收來的硬幣可以加價出售,有賺頭。
收藏硬幣不可盲目
而另一位攤主則向記者透露了一些內情。他告訴記者,并不是所有的硬幣都能賺錢,也不是年代越久遠的硬幣越值錢,硬幣存世量的多少才是決定性因素。如1955年、1957年、1992年的1分幣,1992年的2分幣,由于存世量少具有收藏價值,收購價就高。還有部分年份的硬分幣只作為旅游紀念幣賣給外國游客,基本上沒在國內流通,也具有升值潛力。而一些不法商販則利用人們這方面知識的欠缺哄騙市民,甚至制作假冒的“五大天王”假幣非法牟利,比如在分幣的年份數字上做手腳,將1984年1分、5分改刻為1981年的1分、5分,或者干脆用模具造假。
謹防惡意炒作
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發行科賀科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從1955年到1992年共發行1分、2分、5分三種面值的硬分幣75枚,其中1分幣28枚、2分幣27枚、5分幣20枚。目前,所有的硬幣都沒有退出流通市場,所有硬幣的流通價值就是其面值。而2000年2月2日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25條明確規定:禁止非法買賣流通中的人民幣。未退出市場流通的貨幣進行買賣必須要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的批準。暗地里私下炒買炒賣正在流通的人民幣,并哄抬價格,是違法的。
一位資深錢幣收藏家則告訴記者,硬分幣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由于發行量稀少而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絕大多數并不值錢。許多不法商販故意哄抬硬分幣價格,其目的是人為地制造出硬分幣價格昂貴的假象,以此蒙騙對錢幣收藏不甚了解的普通市民。至于不法商販吹噓的某些硬幣中含有特別稀有金屬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我國目前發行的硬幣中沒有任何一種含有特別稀有金屬。存世量大的硬分幣不可能出現價格一路“飆升”的現象,除非有不法商販惡意炒作,市民在收藏硬幣時一定要小心,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