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飾利潤高達400% 270元銀飾品成本只有20多元 |
發布日期:09-05-14 08:10:1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海峽都市報 作者: |
細心的市民可能已經察覺到,福州南街、津泰路等繁華路段最近突然之間開了不少銀飾店。大家都知道銀飾比金飾便宜,但是絕對沒想到的是,一般銀飾利潤可達到400%,如果是品牌銀飾,其利潤遠超于此。 更鮮為人知的是,為了得到光澤度、硬度不同的銀飾品,生產廠家還會摻入其他金屬,如果鎳、鉛等含量超標,佩戴之后還會引發皮膚過敏癥等。 【記者調查】 270元銀飾成本只有20多元 市民小林為了省錢,只讓男朋友買了一條5克多的銀制手鏈,價格是270元。小林高興地說,270元只能到珠寶專賣店買到1克黃金。但是令小林始料未及的是,銀飾的成本極低,銀的價格還不到黃金的2%。 福州一家知名珠寶行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莆田秀嶼區上塘村是全國有名的銀飾生產中心,他們生產的銀飾占領了北方70%至80%的市場份額,他們通常在原料價格基礎上加價對外批發銷售,每克加價1元至2元,也就是說每克銀飾賣4元至5元。 這樣算來,小林買的銀手鏈的進貨成本只有20多元,但是商家卻要賣270元,每克售價高達50元。 記者從多家銀飾店獲悉,銀飾零售暴利是市場潛規則,有品牌的價格能翻10倍以上,沒有品牌的銀飾每克也能賣二三十元,是采購價的4倍。與黃金和鉑金首飾按克賣不同的是,銀飾并未標注重量,而是按件賣,這就掩蓋了銀飾暴利的現實,市民普遍不知道銀的具體成本是多少。 【消費提醒】 銀飾品存在兩大“陷阱” 而銀飾品主要存在兩大消費“陷阱”:一是以次充好,一些商家用不銹鋼或鍍銀的飾品冒充銀飾,或者用低成色飾品謊稱銀飾;二是飾品金屬含量超標,影響消費者健康,例如鎘含量超標會導致肺癌、鎳含量超標會引發過敏。 福建省寶玉石協會秘書長王乃珠認為,許多消費者為了時尚買銀飾,因為銀飾品的價格比較便宜,消費者購買時對其純度的關注度并不高,而更在意的是銀飾品的款式。這就給了商家鉆空子的機會,銀飾市場目前魚龍混雜,鎳、鉛等金屬含量超標,這些金屬不利于人的健康。前不久福州黃依姆的脖子出現嚴重過敏現象,皮膚紅腫瘙癢還起皰,醫生檢查的結論是其所戴的銀項鏈中的鎳引起“首飾病”。 據悉,生產廠家一般會在生產的銀飾中摻入鎘、鐵、銅等更便宜的金屬,得到光澤度、硬度不同的銀飾品,但是對于摻入了多少這些金屬,商家都說不清楚。 記者走訪了東街口一帶5家銀飾小店,當記者詢問產品的材質及是否有相關證明時,商店老板都弄不清所賣產品的成分含量,也無法提供相關的檢驗合格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