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不變、下行?
8月26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關于后奧運中國經濟走向的論述。這位從中國走向世界的經濟學家堅定地認為,“奧運后中國經濟不會蕭條”。其信心來自兩方面。一方面,中國的經濟規模跟其他舉辦奧運國家的經濟規模比較起來大得多,奧運期間的投資相對中國來講是不多的。另一方面,北京奧運會后,上海還要辦2010年的世博會、2012年廣州還要辦亞運會,一個活動接著一個活動,需要很多固定資產投資。
在此之前,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也表示,奧運占中國經濟的比重不大,故奧運不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分水嶺。
“中國經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糟,只是在急速下跌的股市中,這個擔憂被放大了。”一位資深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然而,專家和機構的信誓旦旦,并不能抹殺投資者心里的擔憂。一位頗具專業水平的股民秦小姐告訴記者,對于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的行情,她都不看好,至于所謂的后奧運更不必說。
“經濟運行和股市運行都有特定的周期,從歷史的角度來看,2000年、2005年分別開啟了一輪牛市,也就是說牛熊市的更迭周期大約需要4年的時間。以此推算,A股要走出這波低潮需要等到2009年下半年。”秦小姐分析道,“撇開奧運不談,中國經濟、股票市場已經處于下行周期中。”
公司業績:下滑、轉變?
本周上市公司2008年半年報披露就將落下帷幕。截至8月25日,超過七成的上市公司已經公布業績,從這些已經公布的業績來看,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整體業績仍然保持增長態勢,但受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且相關公司證券投資收益大幅縮水,業績增速下滑明顯,表現基本符合市場此前的預期。
在這個問題上,機構和專家一致認為,CPI漲幅回落主要是因為很多領域如成品油、水、糧食等價格受到政府管制,而由于目前消費品領域競爭非常激烈,PPI向CPI傳導的可能性并不大,上市公司第三季度業績仍待觀察。
股民牛先生認為,中國經濟目前已經處在減速周期中,企業利潤下滑的趨勢短時間不會改變。不過,業績下滑的趨勢還沒有傳導至金融業,商業銀行業的利潤仍然很好。一旦利潤下滑波及金融業,或許才是中國經濟、股票市場的真正轉折點。
調控政策:維穩、刺激?
“我所說的轉折點,在于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牛先生說。說起經濟刺激計劃,不得不提最近傳得沸沸揚揚的國際著名投行摩根大通的一份報告。
奧運會期間,管理層的政策基調是“維穩”,奧運會結束,無論是機構還是投資者都希望管理層能夠給不上不下的市場來點“刺激的”。摩根大通8月19日發布的報告確實狠狠地刺激了市場一下,2000億元至4000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讓一直處于下跌中的上證綜指在8月20日創下了年內最大單日漲幅。
也有機構認為此份報告具有一定的可行度。
但以牛先生為代表的個人投資者則認為,它最大的作用是給了部分投資者清倉的機會。“就像上面提到,在業績下滑沒有危及到金融業之前,我相信政府不會出臺經濟刺激政策。”
對于這輪下跌,機構普遍給出的觀點在2245點左右。但秦小姐則堅持認為,她選擇在中石油進入10元以下之后再進入市場。據記者測算,按照中石油昨日13.37元的收盤價,它跌到10元以下,上證綜指將下行至1800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