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500元面值的錢幣比嗎?曾經,一位老人拿著一張500元面值的錢幣購買去往廬麗江的火車票。那么這枚500元錢幣是真幣嗎?在民國時期,確實發行過500元面值的鈔500元錢幣上印著“伍百圓”、“中央儲備銀行”、“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印”的字樣,這并不人民幣,而是一張民國時期的舊幣,印制于1943年,當然早已不再流通的錢幣了。
《錢江晚報》曾經報道過:“1940年物價上漲嚴重,以至于到了1944年,1斤米漲到了42元。后來,民國政府繼續大量印制貨幣,數量非常多,面值也不斷增大,特別是在1946年后,通貨膨脹更為瘋狂。在1949年的時候民國政府甚至印制了一張60億面額的紙幣,但其購買力非常小,僅僅能買到70粒米,約為現在的1分錢。”這篇報道略有偏差,但是也說明了當時大面值卻是小購買力。雖然500元面值的發行機構并非民國政府,但是其購買力確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而這枚500元面值的錢幣嚴格的說是發行于國民期間的偽政權,印發時間則的的確確是在民國三十二年也就是1943年印制。因而將此枚錢幣籠統的作為是民國政府所印是非常不嚴謹的。而鈔票上印制的“中央儲備銀行”字樣,說明這是一張中儲券。中儲券是汪偽政權印制發行的。1940年汪精衛在日寇扶植下成立了汪偽政權。
目前首次上的中儲券的價值還要以品相來判斷,上海銀行博物館副館長徐寶明表示500元面值的全新品相的紙幣,目前市價大概是100元人民幣。若是品相差些,價格僅僅幾十塊錢。500元面值的中儲券,的的確確是有價值的,也是真實的錢幣,并非假幣,不過他的價值不算高,目前市場上的數量也比較多。
來源:搜狐 作者:飛天鹵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