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冒出中國吉利錢紀念幣 |
發布日期:13-01-22 09:06:1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本報記者 楊汛 |
套“吉利錢”的說法也屬無稽之談。
“希望收藏者面對這種不實推銷時,先致電銀行進行咨詢。”這位負責人表示,對于未經授權擅自使用中國銀行名稱、標識刊登廣告、推銷物品的行為,中國銀行保留依法追訴的權利。 “紀念幣是一個特指概念,即由各國中央銀行發行,是國家貨幣體系的一部分,紀念幣必須具備年份和面值這兩個要素,央行以國家信譽保證紀念幣的成色、數量、面值的有效性。”一家商業銀行貴金屬部負責人指出,紀念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發行,由銀行系統和金幣總公司對外發售。通過正規渠道發行的產品,一般都會在發行的造幣公司官方網站或者央行官網上公布,市民可以在相應的官網查詢。 理財提示 什么樣的紀念幣才能升值? 用“魚龍混雜”形容紀念幣市場并不為過。業內人士表示,假紀念幣一般出現在網絡購物、電話購物等渠道,主要瞄準對紀念幣市場不太了解,但有投資升值需求的中老年投資者。 “大部分投資者對于銀行、造幣公司等專業機構非常信任,因此騙子也常常打著專業機構的旗號進行銷售,更易得手。”記者了解到,此類案例時有發生。比如市民李先生就被所謂的“世博紀念幣”廣告蒙蔽,花7800元買的紀念金幣被專業機構認定為合金產品,成本價不足200元。 那么,究竟什么樣的紀念幣收藏品才有升值空間? 某商業銀行貴金屬部負責人張先生介紹,紀念幣是為紀念某些重大事件、歷史人物、名勝古跡、珍稀動植物等而發行的法定貨幣,只有中央銀行才有發行權。紀念幣分二種:流通紀念幣和非流通紀念幣。流通紀念幣可按面值參與市場流通,具有流通和紀念雙重性質。而非流通紀念幣,多用貴金屬鑄造,紀念幣雖有面值,但不按面值出售。這樣的紀念幣雖同為法定貨幣,但不參與貨幣流通,發行量少,具有較高的保值、增值功能。 從紀念幣升值考慮,張先生提醒說,即使是真紀念幣,投資者依然有幾處“暗礁”需要注意。比如,發行量過大的品種漲幅有限。此外,不可貪戀漲幅過大的紀念幣,因為之前漲幅過高的品種并不一定等于它未來投資價值高,短期漲幅也可能是市場炒家瘋狂炒作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