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收藏消費券或一文不值 |
中國網圖 消費券的集藏價值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專家認為,消費券本身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但如果大家都將消費券收藏起來,不但有礙于升值的空間,反而會因存世量過大而淪為不值一文。 當此前全國旅游消費券出現“井噴”熱潮時,有這樣一群人,領旅游消費券不是為了消費,而是為了留作紀念或者收藏。 “本人欲求杭州旅游消費券一本,愿出高價收藏,請有意者聯系我”,“本人因收藏需求,向網友求助,有無北京消費券出售,愿購買并支付郵費”……記者昨日進入一些票證收藏論壇,發現類似求購消費券收藏的帖子不在少數,甚至還有人愿意拿高出面值好幾倍的錢來征求。 對收藏者來說,消費券本身具有購買力,一般來說都會在使用中消耗,成冊、成本的完整品相就顯得稀少,或許更加珍貴。因此,消費券的集藏價值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 那么,看起來普普通通的消費券,未來價值究竟有多大。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個收藏人士,看法各一,多數表示收藏預期不好說。 在民間收藏者朱丹看來,消費券收藏的升值空間取決于珍稀程度,應選擇那些發行量少、印刷精美、防偽、品相完好的品種,如果有能力,成系列收藏更好。 收藏家詹洪擱認為,消費券本身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但如果大家都將消費券收藏起來,不但有礙于升值的空間,反而會因存世量過大而淪為不值一文。 “任何有意義的東西都有收藏價值,消費券是專用券的一種,作為金融危機中實現經濟政策轉機的工具之一,和我國上個世紀使用的糧票、布票、外匯券、國庫券等一樣,都有收藏價值。但未來潛力有多大說不準,市場因素不斷變化。”他說。 詹洪擱舉例說,他收藏的1000多本歷書中,有的上上品價值上萬元,而有的只值幾十元,停留不前。 他同時指出,一些政府部門將剩下的消費券裝訂成紀念冊供市民收藏的辦法也不錯。 “話說回來,任何東西都有可能成為藏品,有人看中它的紀念價值,有人注重它的升值潛力,消費券確實可做票券收藏,但以后價值究竟有多大現在難以判斷。”上海收藏協會彭榮鈐說,對于收藏旅游消費券的行為,表示理解,但是并不支持。當初全國發放旅游消費券的初衷是為了拉動內需,促進消費,如果把消費券放在家里,就失去了發行的意義,更希望旅游消費券用于市場流通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