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版”紙幣或是臆造幣種 |
發(fā)布日期:08-11-01 08:26:59 作者:林琳 新聞來源:廣州日報 新聞點擊: |
文/本報記者林琳
“這枚我從未見過的民國5萬元紙幣,商家叫價300元,我30元就買到了,就為了將其作為資料保存,提醒藏友們不要對未見過的東西掉以輕心”,一名廣州老收藏家近日買到一枚“特別”的紙幣,其正反面的圖案集中了3枚同時期紙幣的特點。據該老收藏家分析,這枚紙幣是近仿的臆造幣。 這枚上有“中華國民銀行”字樣的“五萬元”紙幣,正面正中是孫中山半身像,背景是北京景觀之一;背面為藍色調,中間有牧馬圖案,兩邊有花邊及“伍萬元”字樣。 然而,查中央銀行1948年發(fā)行的100元紙幣可發(fā)現,該幣背面圖案就是這枚“五萬元”紙幣的正面風景圖案;1948年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的二十元正面左邊圖案,正是該“五萬元”紙幣背面的牧馬圖;帶花邊的“伍萬元”字樣更是直接取自中國人民銀行1950年發(fā)行的伍萬元紙幣。 再查資料還可以發(fā)現,“中華國民銀行”發(fā)行的紙幣中,面額最大的不過20元,并未發(fā)行過5萬元的紙幣。 由此可得出結論,該“五萬元“是造假者使用電腦掃描多枚紙幣的特點,并將其拼湊而成的臆造幣。不過問題是,上文提到的被造假者“引用”的三枚紙幣,價值均不普通,造假者為何不偽造天價紙幣? 該老收藏者認為,貴重紙幣價值不菲,但買家較為謹慎,一定是仔細研究才會花巨資買下,被識破可能性大,成交率較低。而這種開價300元的品種最容易“忽悠”成功。他提醒收藏愛好者們,不要對“異形”、“異版”錢幣趨之若鶩。 |
上一篇:硬幣市場:“五朵金花”不分散出現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