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券”升值潛力大 90年代中期國庫券能賣2萬多 |
發布日期:09-11-26 08:22:5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上海金融報 作者: |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財政部門為了彌補國庫收支不平衡,而發行過一系列的政府債券,這種債券被稱為國庫券。此外,還有國庫券性質的“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和“國家經濟建設公債”。如今,這“三券”要么已經退出了日常生活,要么為其他債券形式所取代,因此,也就逐漸具備了紀念和收藏的意義與價值。 近幾年,“三券”的價值漸漸為部分收藏者所認識和重視,各品種價格也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視。 存世量少 由于發行“三券”時,我國尚處于計劃經濟時代,國民收入普遍較低,而“三券”的發售價格相對于當時的收入而言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再加上又有兌付期限,因此到期的兌付率相當高,能留存下來的“三券”特別是未兌付、息票全的極為有限,由此也就在相當程度上加大了收藏的難度。“物以稀為貴”,這種收藏上的高難度,也就自然地提升了“三券”的收藏投資價值與潛力。 更何況,“三券”的發行時間距今已相當長了,能夠完好保存下來的實物就更是少之又少。人民勝利折實公債是解放初1950年發行的,國家經濟建設公債是1954至1958年發行的,即使時間最近的國庫券也有十幾年的歷史。因此,不難想象,隨著歲月的流逝,“三券”的存世量會進一步減少,從而為其價值進一步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題材豐富 如果說“三券”是新中國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一部“歷史畫卷”,這一點也不為過。“三券”既反映了新中國建設的歷史,又反映了新中國金融發展的歷程,具有很高的歷史意義與價值。 綜觀“三券”的各券種圖案,我們會發現其中蘊涵著極大的題材信息:以國庫券圖案為例,既有煤礦、水庫、海上鉆井、鋼鐵廠、煉油廠、農用飛機等工農業生產內容,也有江南水鄉、云南石林、黃果樹瀑布、桂林山水等祖國秀麗風光,還有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交通運輸等國家建設新成果的展示,更有體現改革開放成果的上海陸家嘴(600663,股吧)金融中心、外高橋(600648,股吧)保稅區、深圳火車站等時代標志,系統而全面地描繪了新中國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和重要標志性建設項目,從收藏的角度而言,具有很強的專題效應。 成長性強 近幾年來,隨著對“三券”認識的不斷加深,已經有部分收藏愛好者開始加大了收藏和投資的力度,由此,“三券”的價格也在每年大幅度提升,其漲幅遠遠超過了大部分大眾收藏品。 目前,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各券種的價格已分別達到了1500元到3萬元,而國家經濟建設公債和國庫券各券種的價格也達到了數百元至數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