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初期發行的國庫券極具潛值 |
發布日期:05-12-22 19:0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國庫券是指國家為了籌措財政資金,而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還本的債務憑證。我國自1981年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實物券開始,至取消實物券,代之以憑證式和記賬式債券的1998年為止,前后經歷17年,共發行了80多個品種,金額高達數千億元人民幣。國庫券面值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1000元、1萬元、10萬元、100萬元等。國庫券當年雖然發行量很大,但一旦到期絕大部分都兌付了,真正流存下來的十分稀少,因此它受到了眾多收藏愛好者的青睞。據業內人士介紹,早期的國庫券圖案精美、用紙考究、存世稀少、時代特色鮮明,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國庫券里價值最高的當屬20世紀80年代初期發行的幾個高面額券種,當年人們的生活水平還較低,高面額券種幾乎一到期就全部到銀行去兌現了,偶爾"漏網"的一些高面額券種已和停止流通的第一、第二套人民幣中的珍稀品種一樣,成為錢幣市場里競相追捧的收藏佳品。比如:1983年發行的50元券(立交橋圖案)市場價為2300元;1983年發行的100元券(立交橋圖案)市場價高達3800元;1984年發行的100元券(交通運輸圖案)市場價也高達3400元。其實早在1995年以前國內有些資深的收藏家已悄悄地在投資收集早期高面值國庫券。據筆者了解,國內至今集齊全套80多個品種國庫券的人僅為鳳毛麟角,這充分說明它存世量十分稀少,收集難度巨大。對一些涉市不久的普通愛好者來說,追逐價格很高的高面額券種有一定的風險,可關注一些早期發行的低面額券種,比如:1982年發行的1元面額券(挖煤機圖案)和1983年發行的5元面額券(煉油廠圖案),這些雖說是我國發行實物國庫券以來,面值較小的品種,但其印刷非常精美,目前存世量相也不多,現1元券市價為20多元,5元券市價不到15元,顯現出較高的升值潛力,可說是是藏友們逢低吸納的絕好時機,值得收藏愛好者重點關注。 來源:中國礦業報 作者:吳偉忠 |
上一篇:世界首張紙幣緣何產自寺廟 |
下一篇:新加坡2元塑膠鈔票下月首次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