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幣已經發行到了第五套,這每一套人民幣都見證著一個時代的歷史與改革。今天小編就在這里就伍圓面值的人民幣來說一說。
第一套人民幣伍圓券
我國第一套人民幣發行于1948年12月,其中伍圓面值券分為4個券種分別為:帆船、牧羊、水牛與織布;其中的水牛圖是一版幣十二珍之一,因其是一版幣中用紙最差的土產麻紙印制的不易保存,故存世量非常少,好品相的就少之又少了,新舊票券價格也相差很大,曾在2012年某拍賣行拍出15萬的成交價格。
第二套人民幣伍圓券
第二套人民幣發行于1955年3月,此套人民幣伍圓券為2個品種分別為:委托蘇聯代印制的1953版紅伍圓與我國印制的1956版黃伍圓。
1953版紅伍圓是蘇聯代印的,與拾圓(大黑拾)、叁圓井岡山公稱為蘇三幣。
1956版黃五元是由于中蘇關系惡化,至1962年4月20日改版為1956年版棕黃色五元券。該伍圓券分為五星水印版與海鷗水印版。
第三套人民幣伍圓券
第三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于1962年4月15日開始發行的。其中的5元券正面為煉鋼工人圖,象征工業以鋼為綱,5元券背面的石油礦井和露天煤礦象征發展能源工業,體現了當時我國的大煉鋼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
此枚煉鋼工人伍圓券曾獲IBNS(世界紙幣協會)的“年度最佳紙幣設計”獎項。
第四套人民幣伍圓券
此枚伍圓券暫未退出流通,單枚發行于1988年9月22日。正面是藏族和回族男子頭像,在左側則是仙鶴勁松圖且有古錢滿版水印。背面則是長江巫峽的美麗景象。
第五套人民幣伍圓券
第五套人民幣于1999年10月發行,各面額正面均采用毛澤東同志建國初期的頭像,底襯采用了我國著名花卉圖案。其中伍圓券正面采用水仙花,背面圖案為泰山。
第五套人民幣每個面值均有三個版別:1999版、2005版與2015版;
來源:中國金幣上海銀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