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1.ce.cn/ce/kjwh/scpm/tzjb/jnpqb/gengduo/200903/25/W020090325467436228475.jpg)
舊版的人民幣收藏一直行情看漲,不少愛好者開始熱衷收藏紙幣,有些人還將目光對準了民國時期的舊貨幣,大量購入希望從中獲利。然而,天津錢幣學會理事王宗發則認為,民國時期的紙幣價值有限,升值空間也不理想。
民國時期國家動蕩,政府不穩定,當時的四大銀行發行了相當多的紙幣。因為時代較晚,而且存世量很大,本身也沒有多少特殊價值。據了解,當時的民國政府的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濫印了大量的紙幣,本來就不能與黃金儲備平衡,到了后來通貨膨脹更是廢紙不如。其中以中央銀行發行量最大,傳世的也最多,如今的價值也最低。以法幣為例,最初的100法幣可以買1頭牛,慢慢地就只能買1只雞、1斤米。由于當時通貨膨脹所致,人們買一袋米也要背著滿滿一麻袋的錢去。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大部分紙幣,就算品相再好市場價只有幾元到十幾元。
王宗發建議,收藏貨幣最好是集中目標,專門收藏一個類別的。比如人民幣,可以專門收藏第一版,這樣可以集中精神與財力。但是民國貨幣種類繁多數量龐大,想要收集齊全難度相當大,其中雖然也有珍品,但存量極少,入手非常困難。所以從投資的角度看,民國的紙幣不是收藏者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