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訊 “我就是很好奇,印在人民幣上的圖案在現實生活中是否真實存在?”南京85后舊版人民幣藏家潘星,拿著再普通不過的國產手機,但手機屏保卻很有個性,是他最喜歡的三張稀缺人民幣圖片。過去5年他走南闖北,親自探訪了前四套人民幣圖案上的部分實景。為了找到與南京人直接相關的那枚印有南京長江大橋的紙幣,他等了10年,最終獵獲。
宋經緯記者黃陽陽攝影報道
南京·長江大橋
井岡山·龍源口
北京·正陽門
井岡山·五指峰
北京·故宮角樓
收
藏
這是一段堅持的故事
新手可以從入門級開始
人民幣收藏門檻并不高。專家建議如果是新手的話,可以先從入門級的一些錢幣入手,比方一套人民幣中價值比較低的幾張,可先入手。實力藏家“擒賊先擒王”
對于有實力的藏家,則是抓住一套幣中價值最高的幾張,也就是“票膽”、“領頭羊”。所謂“擒賊先擒王”,其余的幾張價值稍低的收藏起來難度也會小一些。同時,收藏講究細心、耐心、恒心、眼力、毅力,如果抱有占小便宜心理,往往得不償失。
收藏“錯幣”要小心遇假
有人喜歡收藏“錯誤”的錢幣也需要小心,如福耳、水印倒置、漏印、折白票等,其中水印倒置有問題的最多,有人將紙幣中的水印抽出,然后人為倒置。還有福耳紙幣,有的是用連體鈔人工裁切出福耳的樣子來,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錢幣市場上。
等了10年,終得印有南京長江大橋的票券
2015年4月,潘星帶著“喀喇昆侖工程代金券5元票樣”去了南京長江大橋,票券的正面圖景就是南京長江大橋,這是他才買到的特種人民幣票券。潘星說,中國人民銀行除了發行過五套人民幣外,在一些歷史時期還發行過特殊的票券,如上世紀70年代修建喀喇昆侖公路,1973年在新疆地區發行的“喀喇昆侖工程代金券”,就屬于準人民幣特種票券,使用范圍中巴邊境。
潘星說,按當時5元面值,足夠一個修建工人在當地3個月的開銷,絕對算得上“大錢”,讓這枚錢幣變得稀少的原因是,在工程結束后,這套錢幣就上繳了。市場上偶爾能看到1分券、5分券小面額,5角券以上大面額則是鳳毛麟角。
潘星說,這張紙幣是目前為止,人民幣票券中唯一印有南京圖景的錢幣。潘星回憶說,2005年時就知道有這票券存在,2015年年初就知道誰藏有這枚錢幣,但當時藏家并不想賣出,于是,他就和藏家處朋友,談錢幣收藏心得,就這樣,藏家終于肯賣了,他得到了朝思暮想10年的錢幣。
纏了數月,獵獲最后一張90版100元券
潘星還講述了一段獵得第四版人民幣100元券“關門號”的經歷。2009年時,他意外獲得了第四版人民幣100元券“關門號”的信息。與賣家“死纏爛打”了幾個月后,寶貝最終收入囊中。
“1990年版100元券共發行了204個冠號,其中有11種是補號(據介紹,人民幣在印刷過程中會有一些瑕疵幣,為了補足號碼,這時插入一張補號,稱之為補票),193個正常發行的冠號,共分為3大組。按照排列順序,YO開頭的是第3大組的最后一個冠號。第193個冠號的最后一張,換言之,下一張就是現在流通的第五版人民幣1999年版100元券的第一張,意義非同尋常;簡單點講,它是全國最后一張1990年版的100元券。更為關鍵的是,買入的價格并不高,只有1萬多元。”而為了獵到這張錢幣,也讓他花了蠻久時間。潘星說,很多人民幣藏家并不缺錢,如果沒有太大的誠意去買,你出再高的價格,賣家可能都不會搭理你。于是,在與賣家聯系幾個月后,當賣家認同我的收藏觀點,自然就很容易打開彼此的話匣子,以較低價獵得。但自己也答應了賣家的條件,“第一,這張紙幣一定要留在南京,不得出手。第二,如果要借錢幣展覽,也要無償被‘征用’。”
資料圖
這是一段奔波的故事
走南闖北,讓紙幣與實景“合影”
“初次接觸人民幣收藏,是被紙幣上的精美圖案吸引。”潘星對記者說。隨著錢幣收藏量的增多,他內心有著疑惑,上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發行的人民幣上的圖案,現在還存在嗎?心中的疑惑,讓他成為了人民幣藏家中的“行者”。一有空閑,他就背起行囊,帶上裝有人民幣的錢幣冊,找到目的地,拿起人民幣找到最接近的拍攝角度,讓人民幣與實景“合影”。
據介紹,自2010年起,他就一直在路上,走遍北京、江西、浙江、陜西、東北、新疆等地,尋找人民幣上的圖案實景,如今他已將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幣上的景點全部走完,今年下半年還將走訪廣西、越南等地。
“有感受也有遺憾。”潘星對記者說。在江西井岡山龍源口,見到了第二套人民幣3元面值正面圖案的那座石橋,和人民幣圖案有差異的是,原來只是河道,現在則是水草叢生,那時候正好是夏季去的,為了能找到那個最接近紙幣圖案的角度,冒著高溫和蚊蟲叮咬,拍了40多張圖片才選到一兩張好的。
一點遺憾,古跡風姿不存只見土墻
潘星感嘆,現在一些人民幣上的圖景在現實中已經發生了變化,如第一套人民幣中的瞻德城是一張珍幣,為了去新疆找這座美麗的城池,他從南京飛往新疆烏魯木齊,再轉機飛往伊寧市,又坐了1小時的車才到達霍城縣清水河鎮,輾轉多種交通工具,最終才找到古跡所在,但這座描繪美好的古城原貌已不存在,只留下彎曲的土墻。“這就是現實,有些紙幣背后的景點已不存在,蠻遺憾的。”
紙幣了解行情
“大黑拾”6萬入手如今漲到25萬
隨著老百姓的收藏熱情越來越高,最近幾年發行的人民幣和紀念幣收藏進入大眾視線。
“曾經6萬多元入手的大黑拾,如今25萬元了。”潘星說,人民幣這幾年漲幅確實驚人,舉個例子,2012年時第一套人民幣500元券“瞻德城”票樣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是37.95萬元,如今已漲到45萬元,并且可能更高,且一券難求。對于非常稀少的紙幣品種來說,溢價幅度更大,去年收入囊中的喀喇昆侖工程1元流通券,一夜間有買家加了3萬元都沒賣。現在因市場罕見,又是“孤品”,價格沒有幾十萬元,難以尋覓到。而第三套人民幣棗紅1角紙幣,如今價格已經在5000-6000元。
來源: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