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第四套人民幣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紙幣和1角硬幣市場上流通。在第四套人民幣已經開始停止流通之后,很多人對什么時候會發行第六套人民幣充滿期待。

我們追溯歷史,第五套人民幣發行于1999年,距今有19年的時間,它在第四套人民幣發行之后12年就陸續開始發行。按這個規律來說,不少人認為第六套人民幣即將發行也不無道理。那么真的是這樣嗎,為什么現在還沒有第六套人民幣的消息?
首先我們要知道發行一套新版人民幣是一個非常耗時耗力的事情,從設計、雕版、印刷,到發行之后對于新版鈔票的防偽宣傳、點鈔機和ATM柜機等金融系統對于新鈔的辨認升級,除去其中花費的金錢不算,這個時間就要花5到10年。所以除非是到了非換不可的時候,否則是不會輕易發行新版人民幣的。
那么什么是非換不可的地步呢?
一、現行人民幣防偽措施不足
當市面上出現了大量假鈔,且與真鈔非常相似,普通民眾無法辨認的時候,一般是會考慮發行新版貨幣。如第二套人民幣的大面額票券是蘇聯幫印,后來中蘇關系緊張,在新疆就發現了成箱的假幣,所以當時只能緊急回收蘇聯印制的票券,同時發行新版。在發行了第三套人民幣之后快速退出流通。
現下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幣從1999年發行,在2005年和2015年分別進行過升級更新。筆者了解到,為更好地保護人民幣持有人的利益,需要根據技術的發展,不斷提高鈔票的防偽技術和印制質量,保持人民幣防偽技術的領先地位。央行采取的辦法是發行最容易被偽造者盯上的100元紙幣,在保持規格、主圖案、主色調等與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紙幣不變的前提下,對票面圖案、防偽特征及其布局進行了調整,提高機讀性能,采用了先進的公眾防偽技術,使公眾更易于識別真偽。根據效果來看,2015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防偽措施足夠,無需對人民幣進行大規模的更新換代。
二、票面圖案過時
票面圖案所表達的內容已跟不上時代,或者說無法表達中央想要傳達的信息。我國發行的歷套人民幣都有它的歷史意義,如第一套人民幣發行于1948年解放戰爭期間,其圖案有收割、馱運、鋸木、灌田、工廠,剛建國的時候百廢待興,大家看到這些圖案聯想到的是熱火朝天建設新社會的生活。但是這樣的建設成就圖案很容易過時,無法實時反應社會現狀。第三套人民幣票面設計圖案比較集中地反映了當時中國國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農輕重工并舉的方針。
而第五套人民幣用的是毛澤東頭像,沒有過多時代特征,無意中成為和美元一樣不具備時代特征的鈔票,反而具有了長時間沿用的可能。美元也在不停的更換版本,但頭像永遠是美國總統。

三、印刷工藝的進步。
從第一套人民幣到現在的第五套人民幣,都能看到印刷工藝的不斷進步,而到了現在,印刷工藝沒有很大的改變,所以第五套人民幣只是進行防偽措施更新而不是發行新版人民幣。
四、面額不符合使用需求
現行的第五套人民幣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6種面額,完全可以適應日常使用需求,不必再發行大額或者小額貨幣。雖然有人認為100元已經偏小,希望發行500元,1000元之類的大鈔,但是,大額現鈔用于小額交易時又不方便找零。與此同時,大額鈔票在面對造假時,會給持有者帶來更大的損失,且發行大額現鈔還有可能會強化公眾的通貨膨脹預期。
五版幣票面圖案將長時間沿用
據筆者了解,第五套人民幣題材摒棄了工農兵、建設題材,民族等題材,曾經考慮過選用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孔子、莊子、李白、岳飛、李時珍等,但從安全角度看,這些歷史人物的頭像不利于防偽。因為鈔票上的人物形象老百姓越熟悉越好,這樣只要鈔票上人物的形象稍有變化(譬如遇到假鈔),就會引起警覺。
所以最后決定采用人民群眾最為熟悉愛戴的毛主席形象,而這點無意中與人民幣的全球化相契合。當時李鵬總理在接受印鈔造幣總公司匯報時說,這人民幣沒有英文,都是方塊字,國際友人不認識,所以票面采用的圖案最好是世界各國人民很熟悉的,一看就知道是中國的鈔票。設計稿正面毛主席頭像就滿足了這個要求,因為毛主席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威望和知名度。于是毛主席正面頭像就被確定用于 第五套人民幣的正面主景。

鑒于人民幣全球化趨勢,第五套人民幣票面圖案選材頂尖,很難出現突破。所以筆者認為,無論人民幣是否更新換代,第五套人民幣上的毛主席形象,將一直沿用下去。而正因為這個原因,第六套人民幣的發行時期或許遙遙無期。即便是呼聲最高的塑料鈔,在票面圖案未發生改變的情況下,估計也只能稱作第五套人民幣的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