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行情均穩步上升
清明節過后,紙幣行情均呈穩步上升態勢,但漲幅較穩定且緩慢。不過,本周的紙幣市場卻出現了大幅上漲。第一套人民幣由于存世量極少,價格一直穩步上漲,但也出現有價無貨的情況。本周市場的焦點出現在第二套人民幣中1953年版的三、五、十元紙幣上。
第二套人民幣共發行了11種券別,16種版別,其中部分券別就有多個版別,比如1元就有1953年版和1956年版兩個版別。在這套幣中,1953年版的三元、五元、十元被俗稱為“蘇三幣”,是該套幣中最值錢的幾張。原因是這幾張幣當時都由前蘇聯代印,發行量極少并比其他券幣提前退出了流通領域,因此身價顯赫。其中1953年版的三元幣更是我國人民幣發行史上唯一的一枚該面額票券,由周總理指定。其券面圖案選用的是井岡山的龍源口,也被俗稱為“三元井岡山”。1953年版10元幣則是人民幣發行史上最大規格的票券,四周尤其左邊有較寬的白邊,俗稱“大白邊”。
“蘇三幣”一周漲50%
而“蘇三幣”本周的價格漲幅可謂一馬當先,十分奪目。其中,全品相三元幣由上周的1.7萬元/張漲至本周的2.3萬元/張,上漲幅度達35%;五元的“民族大團結”本周價格也漲到了1.7萬元,上星期其價格僅為1.1萬元,一周上漲了55%。不過,最吸引收藏者眼球的還是1953年版的十元幣,一周的價格就上漲了6萬元,從上周的10萬元漲至16萬元,升值幅度高達60%!一套“蘇三幣”在一周內就整體上漲了50%,如此驚人的上漲速度,連長期從事紙幣交易的幣商也稱“很少見”。
金銀幣:量少品種行情一觸即發
金銀幣市場繼續延續上周的上漲行情。不過,一些量少、題材好的幣種上升幅度進一步拉開,顯示市場熱點逐漸向老、珍、稀等精品傾斜的趨勢。
據悉,于1996年發行,發行量僅500枚的5盎司銀幣“三英戰呂布”本周漲幅居前,價格從上周的5200元急升至8000元,漲幅超過50%!
其次是1992年發行的“中國古代科技發明發現第(1)組”中的5盎司指南針銀幣,價格由上星期的3300元漲到本周的4800元,上漲45%。
郵票:2006年前品種全部大升
一向沉寂的郵票市場本周居然也出現了久違的上漲行情,而且與以往老紀特票微漲,編年新票大跌的態勢不同,本周郵市的上漲十分“徹底”,2006年以前(包括2006年)發行的郵票全部大漲。
郵市的“風向標”,1980年發行的《庚申猴》本周的價格從上周的2800元躍至3100元,上漲了10%。2003年發行的《網師園》小版張從80元/版上升至120元/版,漲幅高達50%!
原因:股市漲帶旺入場資金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本周郵幣卡市場的全面上漲主要是股市前期的持續上升,不少投資者都從中獲利,資金更充裕。在前期一段時間的獲利之后,一些投資者開始把部分資金轉移到其他領域,郵幣卡市場也因此獲益,入場資金大大增加,抬升了整個市場行情。
寫于2007年
整理自中國集幣在線幣市大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