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湖北官錢局銅元一百枚正面
圖2 湖北官錢局銅元一百枚背面
圖3 兩張四川官錢局制錢一千文(殘幣)正面
圖4 兩張四川官錢局制錢一千文(殘幣)背面
■陜西安康 劉燃冰
本文要介紹的這組民國紙幣,一張是民國三年(1914)湖北官錢局發行“銅元一百枚”紙幣,另兩張是四川官錢局“志錢一千文”紙幣。一張品相完整,后一張左邊殘缺,引人好奇。
湖北官錢局發行的這張紙幣,雙面橫印,長13.9、寬8厘米。正面(圖1):墨綠彩;四周花框,正中花葉紋上印白文“銅元壹百枚”;其上方一扇形白方框內印陽文墨彩楷書“湖北官錢局”;幣值左右是兩個橢圓形花框,內有墨彩印“黃鶴樓”和一不知名的樓閣圖案;幣值下邊一橢圓花框內,印陽文墨彩楷書“此票準完納本省丁糧及關稅監護厘金,如有私刻假票者照私鑄例治罪”;四角花框中各印白文“百枚”二字;左右各豎印陽文墨彩“永遠通用”和“中華民國三年印”,下鈐紅文方印“湖北官錢總局”;上邊左右各用陽文紅彩印“L1379737”幣面編號。背面(圖2):四周邊框內印英文六行,前五行為陽文綠彩,最后一行為墨彩簽字;四角花朵壓印白文“100”三個阿拉伯數字;幣正中是顯著大方紅文篆書官印“湖北官錢總局”;左右上方各印紅文“L1379737”幣面編號;幣邊框最下邊用綠彩陽文印一橫行英文,譯成漢語為“由英國的鈔票公司為中國印制”;幣左側邊緣用紫彩加蓋橢圓印章(只有半個),應為“湖北官錢局圖章”。
四川官錢局發行的這兩枚紙幣(均為殘幣),長9.6、寬8厘米。幣面按比例計算,裁去的部分長約3.9厘米,此幣完整時長約13.5厘米。幣面墨綠彩印(圖3),正中上方橫向扇形框內楷書“四川官錢局”;幣底為細曲線紋;扇形方框下是一疊線紋花朵,上面豎書楷體白文“制錢壹千文”;花朵左右兩旁是對稱的橢圓花邊框,框沿為樹葉構成的齒輪形(左半邊已裁)上邊有飄帶,中間是一座三層的塔樓;幣的四周為團花邊;四角各設團花一朵(左半邊已裁),內均有白文隸書“壹千”字樣;幣的右邊框和塔樓之間豎書楷體字“憑票即付”。
幣背面亦墨綠彩印(圖4),上鈐有大四方紅文篆書官印“四川官錢局印”;四角各設一朵團花,內各書白文隸書“壹千文”(左半邊已裁);幣四周為寫意玉米棒狀花邊;邊框內底是細曲線紋,上面橫印英文五行,前四行文意與幣正面文字含意相對應,只是最后一行(第五行)為“1924年3月”字樣。這說明此幣發行的時間為1924年,即民國十三年四川官錢局發行的面值一千文紙幣,也就是此幣一張可兌換制錢一千文。
這張紙幣為什么都裁掉左邊一部分呢?可能與幣左右兩邊豎寫的一行文字“憑票即付”有關,此幣面額較大,只作為某種結算用,不在市面流通,要拿著此幣到有關單位兌換成制錢,便于使用。兌換后,將左邊裁去一些,其余部分留作存根。仔細觀察兩枚殘幣會發現,此殘幣左邊有用錐子鉆的兩個孔,上下排列,兩孔距為4.5厘米,可用線繩將一數量的殘幣裝訂成冊,便于保存。
有趣的是這兩省官錢局發行的紙幣,初看其樣式、圖形結構、著墨等幾乎雷同,細看才能發現區別。這可以看出兩省官錢局之間的交往,對金融專家和錢幣愛和者的研究提供了實物,這是可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