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 盧伯雄
筆者最近去某省會城市開會,會后的第二天是周六,回程車票是當天傍晚,正好有足夠時間出去逛逛。吃完早餐,便乘車到了該市古玩收藏品市場。正巧這里在舉辦全國性收藏文化暨古玩藝術品交流會,市場內外攤位多人氣也旺,內場一處賣紙質品的攤位吸引了筆者的眼球,那里擺了10多本硬塑料冊,我拿起其中的郵票冊子一翻,竟發現冊內有一版用塑料薄膜套封的小“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整張。驚訝之余感嘆:這套郵票,在當今集郵界是眾所周知,它由我國著名郵票設計家萬維生在“文革”時期設計,共有兩種版式,一種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郵票印樣,俗稱“大一片紅”;另一種是“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俗稱“小一片紅”,這兩種票品均屬新中國珍郵,特別是“大一片紅”更是珍郵中的罕見品。連福建泉州市“萬維生郵票藝術館”也沒有“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整版,毫無疑問這地攤上賣的并不是真票,因為這版“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它最明顯的特征是版別不對,真郵票是影寫版印制,而該版郵票是膠版印刷。
令我佩服的是造假者憑想象,經過電腦排出“文革”郵票中常見的5×10版式,而且在整版郵票邊紙上下方各有對稱的兩個“北京郵票廠印制”廠名,在整版郵票左右邊紙上,從上至下各有一條由深到淺的方塊形黃、紅色標,特別是郵票齒孔,按版面印刷中留下的十字形規矩線打得整齊清潔,使用的也是專用涂料紙,這些工藝與材料特征均與郵票印刷廠印制郵票相同(圖1)。當筆者把這版“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從冊子中取出時,從冊內落了2張小紙片到地上,拾起一看,一枚是“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拓色樣張”新票剪片(圖2),筆者被這枚創新之作差一點笑得要噴口水。另一枚“全國山河一片紅”蓋銷郵票剪片,銷“北京/1968.11.25/8”號郵政日戳,這日期竟是“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的發行日,而且郵戳的制式、字體和數字是電腦編排的偽戳,那么這枚剪片上的郵票不用看也知道是假票(圖3)。
圖1 “小一片紅”版票有齒孔
圖2 印版拓樣
圖3 蓋銷票剪片
這時,攤主見筆者把冊子內的票都拿了出來,就大吼一聲問我買不買?當時我正在思索著這些造假者還真想得出,不僅造出了整版票,還有“拓色樣張”剪片和加蓋發行首日郵戳的剪片。當時筆者被攤主這一聲吼,回過神來,即滿面不悅地說:“你,吼什么吼!不買,就不會拿出來看。這一個整版再加上這兩張剪片我全要了,你多少錢賣給我?”攤主見我問價,臉色馬上陰轉晴,笑容滿面地說,老板!實在對不起。我早上7點鐘就在這里擺了攤,3個多小時過去了還未開張,人都凍得瑟瑟發抖,憋了一肚子的氣正沒地方出。剛才態度確實不好,請老板原諒!看您是內行也識貨,如果真的想買,老板您自己出個價,我只要不賠本略賺一點就賣了。筆者見這位攤主也還豪爽,有意想和他交流交流并探探底,因為早兩年筆者也碰到過類似假票,就問攤主還有別的文革郵票沒有?攤主回答還有二版,說完取出兩張用塑料袋套封的郵票,筆者接過一看,一版是“全國山河一片紅”無齒郵票(圖4);一版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俗稱“大一片紅”)郵票(圖5),雖印制精美,版式和齒孔都還標準,但仍是膠版印制的假票。
圖4 “小一片紅”版票無齒孔
圖5 “大一片紅”版票
圖6 “大一片紅”郵票
圖7 “小一片紅”郵票
筆者問他這些郵票是從哪里得來的?攤主說,我就知道你會問這個,做生意吧買來賣去是正常的,不瞞老哥我也是倒來的。接著他的話匣子大開:聲稱兩年前從一個走南闖北的游擊販子手上進的貨,當時進了“大、小一片紅”共12版和共20張剪片,我也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假郵票,只是看它們印刷得比那些地攤貨好得多,雖然進貨的價格幾經周旋還是很高,共花了1.6萬元。當然,我賣出時也沒有當真郵票賣,因為這“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只要是玩收藏或不玩收藏的成年人都知道,一張“小一片紅”值100多萬(元),一版就上億;“大一片紅”一張700多萬,一版就值得幾個億。我是一個從閩南跑遍全國各地做生意的江湖商人,圈子中認識我的人也不少,信譽還是要講,有喜歡的人問價,我說這是現代仿的工藝品郵票,因為進價高,不可能賠本賣,我對版票的開價,“小一片紅”5000元/版,“大一片紅”7000元/版,拓色樣剪片600元/張,首日戳剪片200元/張。講真話,做這樣的假東西生意,是囤積居奇的買賣,并不是銷給正宗收藏家,而是要有機遇碰上別有用途進行再加工的人或有目的作為禮品送給不懂的人(注:攤主的這段話,正是販假者為何會花高價進仿真度較高的假貨心態之一,也印證了從古至今在古玩收藏品市場上的一句俗話:三天不開張,開張吃三年。聯系到筆者近幾年經手“大、小一片紅”新票、實寄封片和蓋銷票中的社會上持有者的普通鑒定,公安、檢察機關的贓物司法鑒定等,有近20件,雖然中間有個案是海外同版別假票,但多數實寄封片是在“文革”時期生產的信封、明信片上貼假郵票,再加蓋偽造的郵戳或早已停止使用的舊郵戳和臆造根本不存在的制式郵戳進行制作。從我經辦的實例中,無論是新郵票還是實寄封片或蓋銷的郵票,這些郵票都存在一個共性,除2例是采用照相凹版印制外,其他都是膠印。對這三種版別偽造的“大、小一片紅”郵票,其實很易辨別,其假郵票版別與特征和真“大、小一片紅”郵票影寫版印制,在效果上有很大區別)。再告訴老哥,這一檔生意我算很走運,囤貨資金占用時間不長,一個月后有人殺價后花7500元買走“大、小一片紅”各1版和6張剪片。又隔了半年碰到一個大老板,出價2萬9千8(元)要“一槍打”。僅半年時間我就收回成本還賺了一倍多利潤和留下這一全套,只是這些擺放一年多,我帶著它游了全國10多個城市收藏品交流會,看的人或問價人不少,卻沒遇到一位另有用途又出得高價的老板。
攤主說,看老哥不像是生意人,倒像是做學問的,看上了我的這些假東西,肯定是想通過它研究什么?既然我們能相識,老哥又這么客氣,這就是一種緣分。說實話,日前在某市開票證收藏品交流會時,有一位老板看中了,我開價1.4萬元一起走,他還價6000元,我說少于8000元不賣。不知老哥對古玩市場的生意經了不了解,像這種造得也還逼真的假東西,雖然占的資金比劣質品多,而且還要承擔長期賣不去出的風險,做這種生意就有點像玩賭博,靠運氣碰上了想借此物走權勢或發橫財的人,翻它幾倍的價格出手,在古玩收藏市場上是屢見不鮮。如果老哥真的喜歡,就給3000元賤賣給你。筆者當時一聽還真的驚呆了,作為從事郵品真偽鑒定的業內人,花些錢買假作為研究也是常有的事。像這種一眼就可以看出來是用單枚郵票PS(合成)的版票,蠢得去接受一個陌生人送的人情,用3000元買幾張廢紙,除非是腦殼進了水。老哥,這樣好不好?你花3000元買這些假東西真的沒必要,你用手機把它拍下來,回去后用彩色打印機打印下來或者用彩色復印機復印,雖然沒有齒孔但圖像效果一模一樣。這位攤主的智商確實了得,這個提議既不失禮儀又可留下實物,以后碰到需要人還可穩賺一筆?梢娫诋斀袷詹仄肥袌錾稀芭軋鲎印钡挠紊,也在緊跟新時代打“盛事收藏”、復興收藏文化的品牌,使之成為一種產業,并造就了一批在收藏品市場中多謀善斷的經紀高手。
來源:收藏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