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交所啟動錢幣郵票電子交易 |
發布日期:14-03-25 09:25:0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 |
繼2013年南京文交所電子交易平臺誕生以來,電子交易平臺給買賣雙方帶來了面交與網購不能比擬的便利,據了解,作為全國首家由交易所成立的錢幣郵票交易中心, 廣東省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南方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將于近日推出錢幣郵票電子交易系統,將使得錢幣郵票收藏行業正式走向物聯網和電商化的結合,為廣大藏友提供更為透明、便利的交易平臺。 記者走訪市場時發現,不少商家都對南方文交所即將上線的電子交易系統表示看好,“錢幣藏品交易系統正式上線后,我們賣家和買家就可以通過網絡看盤,隨時獲知藏品的價格變化,了解各種藏品的漲跌情況,并選擇性地進行買賣。”廣州市廣益藏品負責人王立均表示,平臺上透明的價格降低了交易風險,一定程度上省去了因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損失。 南方日報記者 肖文舸 通訊員 林漫懿 傳統交易模式弊端顯現 收藏品服務在國外已經相當成熟,從藏品鑒定到投資分析報告,從咨詢、交易到保養等相關環節都可以通過中介公司一條龍服務完成。各種服務項目有不同的收費標準,一般在藝術品市場,服務費用占價格的10%~20%左右,收藏品服務可以說是一個高水平、高技術、高利潤、風險小的行業。 但在我國,收藏品服務市場才剛剛起步,藏品還停留在個人與個人之間交流、轉讓的初始階段,中介、經紀人、鑒定機構、托管及保養維護等相關服務領域和衍生業的發展相對落后,尤其是金融衍生產品,上下游渠道較為狹窄,缺乏必要的規范和透明,資本準入與準出門檻極高。 就郵幣卡收藏領域來說,雖然我國錢幣郵票收藏者眾多,有關藏品總市值巨大,但主要的交易方式十分原始,地攤式和集市貿易的低層次市場與法定貨幣的形象極不相稱。現有的交易方式需要集藏者親自去市場進行交易,很容易產生真假糾紛、價格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