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楊昊謙) |
發(fā)布日期:14-02-22 09:10:56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 作者:楊昊謙 |
春假以后,花開滿園。盡管上升主要為較新哈品種,未惠老郵。然以新推舊,亦似蠢蠢欲動。不知閣下郵齡有幾﹖或經(jīng)歷97高潮,或無奈于03低谷。無論如何﹖此時此刻,正是「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不少郵壇前輩,曾慨嘆「多少樓臺煙雨中」。既有<金猴>8分變?nèi)f一,亦有 <二猴>初出,炒至200元,后跌比面值22.4更低,市價15。09以后,資金涌至,又是百元之上。記得97之時,曾有國內(nèi)名家欲到港辦郵票電子交易,更有銀行原接受郵票抵押,予以貸款。無奈97以后,港澳郵票,「飛流直下三千尺」,永不翻身。盡管有人將<女皇票>對簿公堂,法官大人,非包公海瑞,何肯伸冤﹖ 至市況不濟,郵票于港電子化無疾告終。十六春秋寒暑,郵交所成立,實喜從天降。 人云今人不集郵,此話既是亦非。以是而言,今郵除集外,亦是投資;以非論之,投資之道,必以集為先。若非先集藏,肯研究,人云亦云,以耳為目,成就有限。梁啟超自言「筆鋒常帶感情」,愚以為一郵票投資者,若只以「炒」為目的,甚是悲哀。小弟06之時,認識一年紀相約之人,于香港郵票賺錢,后又轉(zhuǎn)戰(zhàn)03小版,獲利甚豐。10之時,他對我言﹕「郵票沒希望矣!」我則言﹕「沒希望也要玩下去。」集藏與炒作,實非對立。然投資者必須對郵票「常帶感情」。真正投資者,必從欣賞研究郵票中找其價值所在。而小弟尤愛低價,在低價中能發(fā)掘其價值所在。 郵政年發(fā)30多套。自92以來,瞬20多年,累至千套之多。再加上J T紀特,相信不少朋友亦未能一一細數(shù)。然炒作者,先貨源歸邊,暴升出貨。暴升暴跌,不知莊勝閑輸﹖又或一面世已為打折,市場貪新棄舊,「只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將過去忘得一乾二凈。教人從何識舊郵﹖交易所之現(xiàn),非只喚起郵人記憶,更予未識郵票者了解。有人說97年情是手機帶動,今郵票電子化,又會否掀起另一高潮﹖ 曾問自己,不玩郵票,現(xiàn)在又如何光景﹖電視劇<三國>第一集,曹劉相聚,備先言﹕「人心不古,要挽世道人心。」操對曰﹕「若非生于亂世,君為小販賣履,吾則看守城門。」諸君也許,非在郵海,亦如常人。既在郵市,身份為之不同。大家是否珍重身份,俱慎名器。也許君手上無<母親>小版,又或?qū)?鳳翔>化作花票。萬馬奔騰,「騏驥一躒,不能千里;駑馬無極,功在不舍。」若君手上非黑馬,哪又何妨﹖也許迎頭趕上,回報更多。 投資郵票,不論大市鳳舞九天,亦有打折可入;郵市門可羅雀,亦有燦爛明珠。得知不少早年放棄郵票者,又欲卷土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