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大公雞 |
發(fā)布日期:11-10-31 08:54:06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 作者:回馬槍 |
是很難用原包這個概念來打動投資者,主力就更不用說了。有人說老雞本有那種直條包裝,但是就像人們說這個世上有野人存在一樣,都是道聽途說,從來就沒有人真正看見過。 三,主力對老雞本的運作 老雞本運作的主力大家都知道首先是北京的鄭偉,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直到他去世。在這段時期內,鄭偉對老雞本的運作比較簡單,由于97年的那股搶購風潮,老雞本對于品相幾乎沒有什么要求,也就是只要不霉、不破爛,背脊磨損不是特別嚴重,成交都是一個價格,這種主力運作模式其實與當今的新郵炒作沒什么兩樣,但是這種主力運作模式特別受投資者青睞和稱贊。我們是否可以這么假設:如果鄭偉在世,老雞本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命運?也許,老雞本如日中天,紅得發(fā)紫;也許老雞本炒來炒去,貨源都集中在少數(shù)幾個大戶手里,就像現(xiàn)在炒作關公、黃虎一樣。我想,可能后者的機會會更大一點。后來劉楚也曾對老雞本進行了一些運作,由于他的運作理念是短平快,而且對老雞本也不是從長遠來考慮,所以劉的運作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價格不但沒有炒上去,到最后跌得一塌糊涂。老王是在鄭偉去世后也就是在07年秋天才真正作為老雞本的主力出山的。其實我們從老王看中老雞本這個品種作為龍頭來運作,就足以說明老王這個人想事情看問題還是比我們一般人要看得更遠。從當時四達老本票庫存情況來看,白暨豚是要遠遠多于老雞本的,而且白暨豚曾經是四達發(fā)家的核心品種,社會流傳甚廣,在集郵界有非常高的知名度。但是老王用一種戰(zhàn)略性的眼光來審視當時老本票特別是老雞本在市場的地位和處境后,及時做出自己的調整,全身心將老雞本作為老本票的龍頭品種來運作,無疑是非常明智的。盡管后來老王在運作老雞本中對品相做出了非常挑剔的抉擇,盡管受到了絕大部分投資者的嚴重抵制和抗議,但是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說老王做得不對。因為老雞本四達不會作為炒作品種來運作,既然是長期運作,那么很顯然,老雞本的運作就是要體現(xiàn)它的投資價值,那就是慢慢去凸顯,而不是在一夜之間暴漲。另外,一、二、三版紙幣品相等級都分十大類,老雞本作為投資同類,分級也應該按其等同。盡管四達對老雞本的運作有一些地方不太如人意,但我總認為大方向是好的。老紙幣的買賣交易能被各方所認可,那么老雞本的買賣交易總有一天會像老紙幣那樣被投資者所認可,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老雞本不管怎樣,充其量只是老本票里面的一個龍頭,至多也就是老王手里面的一張王牌。老雞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