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集郵文化之路是郵市發展的主旋律 |
發布日期:10-08-30 08:54:5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黃興躍 |
文化產業改革是當前、也是今后我國文化發展的方向,集郵文化的發展也是如此,從這些年郵政體制改革以及郵市逐漸走出底部就可以窺視到其中的痕跡,盡管這么多年郵票總體走勢緩慢,但有先有后,有理有節,有規有序的脈絡還是清晰的,大家都把焦點放在編年打折上面,似乎己經漲了不少的老票、JT票、文革票、編號票、生肖、小版、贈送版就不屬于郵市的范疇。 七月份率先領漲的是次新郵,尤其是小版及三輪生肖,次新郵先動有先動的道理,一是套牢盤少,二是籌碼松動,三是公司擁有一定的貨源。集郵公司是這次郵政改制的直接參與者,不管怎么說,只會順著國家擬定的方向前進,所不同的是,這次是國家提出的文化產業改革思路,作為集郵文化這塊,中郵集團不可能不抓住機會做大做強,不僅行業需要,社會需要,集郵市場更是需要,至于舊體制給市場造成的創傷及烙印,也只有逐漸的修復和治理了,只要對此次郵市發展有個清晰的剖析和思路,就不會對在此過程中產生的震蕩反復心有余悸了。 郵市的步履走到了今天,不必再去理論是否超越九七的問題,不必再去理論郵票版塊中的垃圾是否真是埋藏的黃金,不必再去理論誰是精品誰又是黑馬,因為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屬于集郵文化發展的范疇,沒有體現的事實再爭論也是枉然,人們講的是現實而非純粹的幻想,預測和分析,判斷和理念,這是資本市場投資中必不可少的方式,信也好,不信也好,都靠自己去把握和理解了。 不管形式如何,投資市場中三大集團軍(國家、主力和民眾)的構成是必不可少的,缺一不可,也只有三大集團軍形成合力,共同發力,才能掀起一輪影響世界的浪潮,現在看來,郵政和主力己經在為集郵文化崛起造勢,也做了必要的工作,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剩下的只有等待民眾進來了,要想吸引民眾進來還需要火候,這還需郵票版塊輪動,郵票價值回歸,這一點,想必郵政和主力心中有數,有扳有眼,有步有驟的運行路線早在進行之中,大漲之前的輪動是最明顯的跡象,在此期間盡管漲幅不大,但這是必須的要素,進駐的資金還要盡快吸籌,反復換手的過程也就是不斷向上推高的過程。 沒有必要再去懷疑郵市的發展之路了,中國郵市之所以能生存下來,其頑強的生命力來自于郵票魅力,郵票魅力來自于集郵文化的靈魂,魂在,就有郵票價值的存在,就有集郵文化的存在,因此,走集郵文化之路是郵市當前和今后發展的主旋律,這是陽光之路,這點,不容置疑。 2010年8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