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市場火爆被人鉆空子 |
郵市出現十余年未見的火爆景象,珍惜稀郵票的銷售和拍賣價格不斷上升。與此同時,利用各種手段和方法進行修補以次充好、偽造贗品郵票詐騙集郵消費者錢財的事兒也越來越多。 變造齒孔“以真亂珍” 據中國收藏家協會徽章收藏委員會主任紀玉成介紹,郵票中的上品應是正反兩面都整潔挺括,齒孔、背膠完好。全品相郵票價格較貴,珍品更是難求,全品相的連票和版票尤其稀缺難遇。正因如此,作為市場上作偽手段之一就是對真品進行改頭換面,偽裝成緊俏或高檔票。由于使用真品做基材。容易使人放松警惕性,疏忽真中有假。 用變造的方法攪亂郵品市場主要包括兩種手段,其一為郵票齒孔作假。當無齒票價格高于有齒票時,作假者把真品的齒孔剪掉,使其成為無齒票,高價售出;當有齒票比無齒票更貴時,變造者將無齒票打上齒孔或將小本票無齒孔的兩邊打上齒孔,也有的在真品上人為打出一排齒孔,成為“錯齒票”,或將雙連票中間的齒孔加以修補,成為“漏齒票”。其二為郵票加蓋作假。紀玉成說,加蓋票原屬應急行為,發行量少,使用時間短,往往比原票珍貴。假加蓋票是變造票中數量最多、最難識別的一種。 細節造假價格打折 除單張郵票的變造外,拼接連體票也屬于郵票造假的多發性案例。據紀玉成介紹,以《毛主席語錄》(文10)為例,本該是5連張的,就有造假者用拼接的方式,單張鏈接來作假。從外觀上很難分辨,用40倍-60倍的放大鏡查看才能發現,手感上也與真票無異。 1968年8月1日,中國郵政曾發行一枚面值8分的郵票,根據《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畫設計。圖中,毛澤東身穿藍布長衫,手拿雨傘,在烏云翻滾的天空下凝神走來,非常形象傳神。由于當時特定的歷史年代,印有偉人畫像和語錄的郵票是不能被污損的。當時的郵電部規定此枚郵票“不能蓋銷”,交寄時,另在郵件封面空白處加蓋收寄日戳。這一特定歷史背景下出現的特殊情況,卻給郵票造假留下可乘之機。不少造假者利用此票曾不允許蓋銷,將舊票當全品相原新票,其價值差距至少在10倍以上。 高價票尤需提高警惕 以目前郵市中最為火爆的庚申年猴票來說,市場上充斥的假“金猴”郵票有些幾乎可以亂真,但真票的雕刻刀法線條流暢,圖案凸凹感豐滿,刷色鮮艷。假票雖然有三四種版別,但雕刻刀法顯得散亂無章,斷裂現象頗多,票面上“庚申年”、“8分”的差異較為明顯,有的背后無專用背膠,而用非膠性涂料冒充。 除庚申年猴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