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理性看待當前郵票市場發展! |
發布日期:11-09-26 08:54:0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laoyoumi |
首先,我們要對收藏要有個概念上的認識,作為郵票這種特殊的藝術品,它的價值,是取決于郵政使用后經過大量消耗留存下來的,一定是經過歷史的年輪沉淀后逐步減少而顯得越發稀有珍貴。這與人為炒作故意制造稀有的假象是有本質不同,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郵票已經徹底的完成了他的貼票使用的歷史使命,已經不再具有郵政使用的意義。郵政發行不再為使用而發行,之所以開發如此之多的衍生品(國際郵聯有害郵品)就足以說明了現階段發行郵票的根本目的已經不再是為郵政使用,純粹是一種商業行為,就像是在新華書店里賣得宣傳畫,彩色圖片他們跟郵票是一樣的,由設計到印刷到發行再到市場,唯一的不一樣一點是郵票印有一個已經毫無意義的面值。盡管現階段新郵票上市,在中郵和廣大投機者的參與下高開,但這種行為的持續力和長久力是經不起考驗的。當然我無意反對炒作,也不會去惡意謾罵攻擊他人,因為這是每個人的自由和生存的需要,人們來到這個市場上來,沒有別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賺錢。 其次,大多數郵票的已經完全改變了他的屬性,郵票不是用來郵政使用的,是用來當做商品炒作的,就像前幾年社會上一些投機商炒作大蒜,大家大量囤積,不為使用,純為炒作,以牟取暴利的一種商品,一旦脫離的使用,最終還是要回到她原有的價值中,(又回到現在2。5元/斤)因為大蒜你不能放著那不賣,最終還是要為人所用,郵票也是如此,老票之所以能得到市場上的親昵,關鍵是它是在郵政中已經被大量的使用和消耗掉,存世量是自然的消耗減少,沒有人為的痕跡,更沒有人為的炒作,自然增值是它的規律,現在市場上也不排除有一定的炒作嫌疑,但總的來講是老郵票是經歷了歷史的年輪使用消耗,已經為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的存在和升值是必然的,這一點我想市場上是可以得到大家認可的。就像一顆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是經歷了無數歲月的成長,最后形成根深葉茂。越是自然形成的,越容易成為藝術品和收藏品。市場上無論是郵票,還是其他藝術品,比如瓷器、玉器、鐘表等等,這些都是經歷了無數的歲月流逝,人們收藏他們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懷舊的感情,再其次是價格升值帶來的心情愉悅感。而郵票當人們只是把它當做商品炒作后,進入市場中,投機者最終的目的是賺錢,一旦獲利,自然是全部清倉獲利了結,中郵公司也是如此。那么,剩下來的情景會是怎樣呢,大家都想獲利了結,誰來要呢,我想沒有哪個會愚蠢到別人拋棄的東西,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