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原版票存世量與未來價值初探 |
發布日期:11-02-23 08:53:2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江船聽雨 |
,省級以上沒貨,不見得總公司沒貨。等你們認為少價格高了賣出來賺更多的錢。第二種認為是發行量不見得很小,但是分散性較好。畢竟《世博會》是2008年發行的,《音樂》和《亞運》是2009年發行,那個時候根本沒人關注這個個性化原版票,這不像郵政部門年年故意壓著某一兩套票不下發造成高價使年票高于面值,個性化原版票沒多少人要的沒人重視的時候根本沒有必要去刻意截留。而且《世博會》、《亞運會》做折子等產品在活動期間就被大量消化掉分散到很多不集郵的人手上了。至于《音樂》,我在淘寶上見到不少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的自制首日封,也很有可能定向流向了相關行業。還有反向一個佐證,2008年《世博會》同一年還發行了《和諧》,2009年《音樂》和《亞運》發行的還有《國旗》,《和諧》和《國旗》就明顯多得多,流通量起碼多十倍八倍。如果刻意截留,又何必單單截留這三個呢???當然目前還處在探索期,很多東西還不是很明朗,在發行量也很不明確的情況下,《世博會》、《音樂》、《亞運》的流通量少怎么看待也只能提供參考意見,只能以審慎的眼光對待,時間會慢慢給出答案!!! 很多朋友認為個性化原版票,以有明確發行量的為例,多的品種的存世量往多處說撐死也就二三十萬版的量,多數很可能只有10萬版左右,甚至更少。目前有兩個現象還是很耐人尋味的。(1)前期品種賣出來的貨源很多都是總公司郵折里拔出來的,您想總公司郵折能做多少?這些東西幾年前又不是好銷的東西,這些東西當初定價都明顯高于面值,而當時是道低迷,集郵者投資者會買嗎???那么大量的折子出來說明啥?恰恰反向說明全是各地公司貨源在剛剛漲了一些以后各地郵商全給挖出來了。其實再細看看,加加起來平均每個品種也就幾千版的量。(2)后期有發行量的也一個特征也很明顯,那就是很多品種能見到相當大比例的剪角的撕口的,這對于個性化原版票來說其實已經是廢了。如果原版票邊紙有個小軟折問題不大,僅僅相當于受點皮外傷,價錢稍低一點點大家就能接受。但是如果是剪角了撕口了,那就相當于直接去民政局--------必須要領傷殘證了!!!在重視原版票的前提下,這也是一大消耗!!! 目前比較熱門的03小版04小版,看看他們的量與價吧,很多三四十萬存世量的品種都要兩三百元錢。那還僅僅是某個年份的小版張,小版張年年都出不少品種的。再看看作為獨立的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