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市更大發展是時代與機緣相結合攢足的動力 |
發布日期:10-01-22 08:53:1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陳秀東 |
為什么郵市衰而存在、哀而不亡,并不是郵市是什么精鋼不壞身!首先,我國是有深厚收藏積淀歷史淵源的國家!更重要的是,中國式的郵市經營與郵市行情,給了人們的參照。盡管郵市的冷暖呈正反影響人,積極的是在市場低迷中蘊育火種。從北京、上海大城市到各大區域中心城市,郵市冷時郵人遞減雖與郵市的規?s小呈等式,但郵市架子在,郵人息隱、也只是息隱,郵市火種沒熄,就有人牽掛,有人牽掛就有希望。其中,盡管有人詛咒郵市大起大落,也不否認郵票品具有的價值。這樣,即使郵市熱過去、郵市冷接踵而至、熱的一面還會潛移默化,發酵希望。郵市暴跌慘烈的同時,卻也化解風險,使人冷靜,回歸理性,再造機會。而暴漲又像暴跌似的不是一步到位。在這點上,郵市與股市具有相似的等量齊觀的親和力。而支持這樣演繹的,是國家工農業實體經濟大發展提供原動力。而且,郵市再怎么跌也不影響實體經濟的發展,這使集藏變得超脫!社會性的現金流過剩一旦與郵市超跌相遇,就會結婚生子。我國5000多年文明史以來,歷經多少風雨飄搖,人亡政息,換了多少朝代?收藏則繼續演繹佳話,傳奇絡繹不絕!郵票雖小,方寸,人們卻賦予了它們太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國的另一個小東西:麻將,還禁而不止、當今更普及——姑不說二者有沒有可比性,卻否認不了其中的啟示性。其二,買賣郵票品雖不像買賣股票那么簡單,卻僅次于買賣股票的簡單、要比買賣其它收藏品更有目標的明確性,適應了人們意識的取向。其三是郵票品中雖也有假票品,但在鑒定真假上不像鑒定其它收藏品那樣、出現連國家級鑒定大師也走眼的事,且還鑒定費昂貴。其四是郵市冷時雖賣難、卻買易,有時間精挑細選。郵市升溫后,買賣活躍,價格透明,也是其它收藏類市場沒有的優勢。 雖然,市場在大漲和暴漲后都要作必然的調整,但像97郵市行情后這樣的災難發生,則只是偶然性,不具有必然性與確定性。發展才是確定性!97行情后的這場郵市災難,除了少部分品種還保持了強者恒強之譽外,多數已經價實不相符,等于清算了過去三輪行情的成果,過猶不及來慨括了!將其視為打開更大發展空間的徹底調整,如果存在牽強附會的話,但把它視為人們追求向上目標的條件,有了合理的空間是說得通的。 是的,當下郵市乃存在一些因素困擾著郵人。但最大的困擾莫過于——現實與愿望的脫節、愿望走在了前面,市場響應這種愿望還不明顯,因此而產生的分歧。善加引導,可收燎原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