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郵打折沒商量 |
發布日期:09-07-19 08:52:0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張萬國 |
《杭州灣跨海大橋》和《第16屆亞洲運動會》兩款郵票的發行首日,與以往新郵首發日眾多集郵者沖著新郵零售而來的熱鬧場面相比冷清了許多,一些熟悉的面孔沒有到場,而到場的一些集郵者在購買新票時,也由過去購買方連變成了購買單套,這看起來是熱與冷、多與少的變化,其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新郵的困境,那就是新郵打折沒商量,購買新郵就等于是賠本的買賣。 今年上半年一共發行新郵13套,除了生肖牛票因歷史慣性一時火花四濺以及人們熟知的兩套人物郵票因政治意義而數量受到嚴格控制維持在面值以上外,所有發行的新郵都無一例外地淪入打折境地,不僅套票、小本票打折,甚至連小型張、小全張也同樣打折,更有甚者個別品種的小版張也打折,并連創新低,令人唏噓不已。比如,為洛陽世界郵展發行的《中國2009世界集郵展覽》郵票、小型張、小版票,根本無零售。而待郵展閉幕后,該票則在市場上高開低走,進入全線打折的境地。《祝福祖國》郵票一上市就遭打折,不干膠小本票更是不能幸免,每本售價8.8元,目前僅為6元左右,不到售價的7折。本來就逐漸式微的新郵,又遭遇郵市“歇夏”的影響,加上新郵發行趕上密集期,真可謂屋漏偏遇連陰雨。當下市場新郵可謂風聲鶴唳,打折聲一片,讓新郵預訂者心里很不是滋味,郵局有零售的新郵幾乎都在打折,新郵發行一套打折一套,步步為營,亦步亦趨,集郵者的利益根本無法得到保證,那種一年之中僅靠一兩套“筋票”來支撐的做法,無異于自斷后路。 多年來,新郵打折是市場的一大頑疾,吞噬和打擊著集郵者和投資者的積極性和耐心。新郵零售困難重重,市場上的新郵卻鋪天蓋地,成捆成堆,一味地只管發行,而無視供大于求的事實,到頭來新郵只好無奈地墮入打折的深淵。新郵打折最根本的原因是郵政不以人為本、不作為而造成的。在用郵日益減少的大背景下,新郵設計每況愈下,精品佳作寥若星辰,新郵逐漸失去了吸引力。新郵發行混亂無序,臨時增減隨意,導致郵票錯誤時有發生,權威性屢遭挑戰,經常被集郵者詬病。新郵發行嚴重不暢,不僅零售受阻,而且用郵更是門檻高高,加之發行量又遠遠供大于求,沒有什么消耗的新郵,存世量基本就是發行量。俗話說:物以稀為貴。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的東西,打折就在所難免。新的《郵政法》已經出臺,究竟能給集郵帶來什么還是個未知數,細則能否讓人們看到關于廣泛用郵的新舉措?能否帶給集郵者更多實實在在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總之,郵政若不改變當前的局面,不改革新郵的發行體制,不拿出積極用郵切實可行的辦法,新郵打折依然會不可逆轉,也根本就沒得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