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品是什么——籌碼還是文物? |
發布日期:11-07-01 08:51:3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赤江河 |
這個問題看上去有些可笑,其實許多郵票投資者并沒有搞清楚郵品的定 位。 這么多年來,郵市為何難有大的起色,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個重要原因是絕大多數投資者對郵品的定 位是迷亂的,導致投入資金的隨意性、分散性、短期性。當入市資金的主流把郵品作為籌碼時,這些資金一定是“過江龍”,資金進來的快撤離得也快,行情就難以向縱深發展。 郵市經過前段的深幅調整后,近日好像出現反身向上的趨勢,許多人又興高彩烈起來,各色的籌碼似乎又活躍起來。但令人擔心的是,那些所謂的大資金,他們誰是做長線的?誰是把手中的郵品視為文物而長期收藏的?像拿著金猴、梅蘭芳M、文革、編號、早期JT那樣踏實? 我不否認參與短期炒作會有人獲取利潤,但中國郵市這種短期炒作的大環境不改變,投資郵市的絕大多數人難以獲得理想收益,這樣的郵市難有大作為,熱錢再多也不一定來趟這個渾水。 近十年來,郵市場內外堆積了多少幾乎沒有消耗的另人眼花瞭亂的各類籌碼,它們的市值有多大?民間的資金再多總要想清楚把它們買回家干什么。我要是大資金的持有者,我的選擇可能是:籌碼不是文物,還是小心點吧。 風物長宜放眼量。郵人如果以文物的標準來審視令人眼花瞭亂各類郵品,重點關注老的,少碰新的,只買精的,不買“堆”的,才是正確的郵品收藏投資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