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郵市的機遇與挑戰 |
發布日期:10-11-26 08:48:3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炒郵網 作者: |
近日,郵市在諸多社會資金的關照下,行情穩步向前推進,市場的人氣也隨之升溫,一些投資者暮名而來,也不知價格、不分品種的盲目購買。更有網上的大筆收購貼讓人看了眼花繚亂,真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故原郵市九七年”。由此可見,郵市的機遇是千載難逢的,投資的時機和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如何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是郵市將面臨的實戰性考驗。 一、 文化大發展是郵市的最大機遇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確定了國家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其中,文化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這就給中國郵市帶來了發展的機遇,也給廣大的集郵者帶來了機遇。集郵文化作為記載國家經濟建設、文化建設、體育事業、航天事業和重大事件的名片,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政治意義,也具有宣傳國家建設成就、張顯國家榮譽的功能,所以說,文化大發展將帶來郵市的持續發展。作為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集郵事業,也走過了風風雨雨的歷程,從97年開始集郵會員連年下降,從2000萬到現在的不足200萬,與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這與我們對集郵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息息相關。要想集郵事業的發展必須擴大集郵隊伍、改變集郵方式、豐富集郵內涵、發展集郵產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使集郵事業深入人心。上述舉措必將為郵市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也能為集郵事業創造財富與價值,這就是郵市必然發展的良好機遇。 二、 社會資金撬動郵市起航 中國社會的游資資源十分豐富,當游資在其他投資市場得不到回報的時候就會瞄準郵市,郵市對于一般的集郵者來講深不可測,而對于巨量的社會游資來講,郵市又好象是一個即將起航的帆船,水少了無法起航,只有達到一定的水位才能起航,一旦蓄水過多形成海浪,帆船還要考慮其安全性問題。從07年的下半年開始,社會資金就陸續進入郵市,盯住了08奧運的商機,但由于08年郵市沒有發動行情的成熟條件,大部分資金被套;09年中郵集團內部改革,加之金融危機的爆發,使郵市沒有按期產生大的行情。如今,巨量的社會游資進入郵市,加之十三年的沉積,郵市杜絕炒新和反對坐空,內部團結等等原因,促成郵市在中郵集團改革完成后,全國專賣店即將建完之即,社會游資與散戶的強力購買促成郵市發生大逆轉,這種逆轉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他將見證中國郵市的未來。這部分游資包括:郵市里郵商做郵股兩硒資金,原來被套的追補資金,散戶資金,其他市場的抽回資金等,也包括97大潮的獲利再生資金,也不排除巨量投機的資金,這些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