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市投資應多個心眼 |
眼前的郵市可謂是“禍不單行”,去年以來,大量新郵一度跌破面值,如今剛剛有所復蘇,假猴票事件卻大肆侵襲了欲回暖的市場,郵市再受打擊。 事件源起今年5月5日,北京馬甸郵市發現假“甲申猴”大版票,雖有人報案,但未引起有關部門關注,以至郵商和投資者因找售假者理論而引發打架事件。5月15日,國家郵政局網站發布真假猴票對照要點,次日,就假猴大版票一案,公安機關傳喚市場多名知情者調查此事。 造假原因有三 其實,假郵票事件有史以來不是第一次,但造假者盯住“甲申猴”誘騙,自有其原因。有藏家分析,“甲申猴”郵票在市場上算得上“有名”,價格不低,自發行后最高價曾一度攀升至800元,所以讓人瞄上了眼。 金古收藏業務人員卞巢卉表示,“甲申猴”大小版張自發行初就在上漲行情中當了領頭羊,使其成為第三輪生肖郵票中的投資重點,在未來的行情中最起碼應該有80%-1000%的升幅空間。 此外,卞巢卉分析,由于該版張的交易幾乎是批量進行,百來張一起交易,大多數投資者不可能當面仔細驗貨,給造假者機會。而“甲申猴”郵票本身防偽性不高,是用影寫版印刷,不同于前兩輪生肖郵票的影雕套印。 手段防不勝防 安徽查獲了今年最大假郵票案,鄭州有收藏愛好者因購買假郵票被騙40多萬元,重慶破獲一起假郵票案,面值高達1.6億元,涉及郵票、郵品近3000多種……近年來,假郵票在市場上泛濫成災,幾乎所有的郵資票品在“地下工廠”都有造假。 制假分子主要瞄準收藏領域的珍稀郵票。近年來,郵政部門和警方聯手,在遼寧、四川、浙江、河南、山西、河北等省破獲了多起制售假郵票案。 采訪中,上海郵政管理局行業執法大隊胡月清告訴記者,上海接到的案件不在少數。 他說,去年8月,一郵商在一商品批發部賈某處買了一批郵票,發現是假郵票后,立即向公安局報案。據賈某交代,他從浙江江山以郵票面額35%的價格購進15.34萬元面值的假郵票,然后以每枚0.8元在浙江和江蘇銷售。 “我們了解到,賈某平時還散布‘高價收購信封上的郵票’信息,聲稱收購貼上郵票的舊信封,以每公斤最低5元的價格收購。”胡月清表示,他們先把舊信封上的廢郵票揭下來,找人泡藥水,再晾干,找儀器清洗掉郵戳章印記,最后推銷出去。 胡月清認為,假猴票事件既讓相關部門看到了郵票防偽性差的弱點,要提高技術加以改進,也讓投資者看到了批量交易郵票存在的“陷阱”。“只要郵市存在,就能讓一些人找到‘空子’鉆。新郵民應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