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市場回暖:低于面值的郵票幾乎沒了 |
發布日期:11-01-30 08:44:2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江南晚報 作者: |
“郵票又熱起來了”“郵票錢幣都在漲呵”……近段時間,集郵這種最最普及,又因為長期“惡炒”令人心存畏懼的收藏活動出現回暖跡象。 網上交易已成主流 近日,北京馬甸、上海盧工兩大郵市人頭攢動。最著名的集郵網站“一塵網”上因為人太多,經常難以登陸。除了各地媒體推波助瀾,連央視、鳳凰衛視都對此進行了專題報道。 自1997年以后日益凋零的南禪寺郵幣卡市場,最近也“暖”了起來。上個周末,記者在此看到,雖然經營郵票、錢幣的攤位只剩下了十來個,但每個攤位上都有客人。幾乎每個柜臺上都堆滿了郵票年冊。一名攤主介紹,近十年來這個市場變化很大,郵票的“忠粉”都轉到網上交易了。而那些以郵票收藏做投資,大量囤貨的,更喜歡去上海盧工。那里有數千個郵商,是全國最大的郵票集散地,“你到了盧工,就發現講無錫閑話,幾十版、上百版買的人多得是”。 選對品種是關鍵 人稱“大尤”的尤宏濤,是錫城資深的郵票投資人。2009年春季,他就認為沉寂11年的郵市要來行情了。一些聽了他話的朋友,最近樂開了花。他分析,在通脹的大背景下,手中持有資金的人需要尋找投資對象保值。這一輪郵市行情,就是由文革票、編號票、生肖票等郵票中的傳統優質品種帶動的。現在除了個別極濫的品種,低于面值的郵品幾乎沒有了,這是多年來少見的現象。比如目前的熱點“辛卯兔”,郵票大版票售價為68元,小版張叫價在35元,成交量仍很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痹S多人擔心這次的行情又是曇花一現,但“大尤”認為,價格沒有不斷“井噴”,而是在元旦后出現盤整。這正是有大資金介入的表現。這兩年,被“炒”的題材在不斷轉換,文革票、編號票、生肖票。隨著郵政賀卡開獎日期臨近,“鳳翔木版年畫”兌獎小版張和絹質小版張即將面市。近段時間,“年畫”系列郵品又在升溫,“桃花塢年畫”小版張市價為47元、“朱仙鎮年畫”小版張為18元、“漳州年畫”小版張為27元。這種一個個題材輪換上升的形勢,正是郵市成熟的表現。 “大尤”建議有投資意向的市民,現在可以關注早期的J、T票。在記者的請求下,他還推薦了去年郵票中看好的幾個品種:“中國芭蕾——紅色娘子軍”、“富春山居圖”、“梅蘭竹菊”。 集郵成樂趣娛己亦投資 記者在南禪寺郵幣卡市場采訪時,不但看到有人在買,還有一些市民聞聽價格上揚,捧來了自己珍藏多年的郵冊。一位姓趙的女士就帶來了2000年以后的好幾本年冊,還有好幾張鄧小平金箔票。雖然價格沒她想象的那么高,但得知這些東西有人在收,她挺高興的。近十年來,隨著通訊方式的劇變,郵票用于實際寄遞的越來越少,每年預訂新郵的鐵桿集郵人士也越來越少。但另一方面,以“年冊”作為禮品發放的年度郵票冊卻越來越多,有些單位甚至當做職工福利在發。在火車站工作的張先生頗能代表時下許多集郵人的心態,他告訴記者:自己本來不集郵的。十多年前郵市大熱時,他跟風開始買年冊,開始的時候還要托人。漸漸地自己也能買到了,也聽說郵票不值錢了。但一年年過去,有空時偶爾一本本翻著看,挺有意思的。反正一年就兩三百元錢,如果能增值算是給孩子投了資,不值錢了也損失不大。(汪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