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投資品種是有所在、有所續 |
發布日期:11-02-14 08:41:5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郭旭升 |
有些日子沒寫文章了,從幾大網站上看了一圈,沒有發現有價值的東西,于是想到了看書。也是好長時間沒讀書了,覺得空洞的頭腦里塞滿了雜草。從書架上找了半天,看到了一本名為“最偉大的三大智慧奇書”,其中一部奇書就叫《智慧書》。讀了一會,才漸漸地感覺到了思路的暢通,其中一句“完美的生活藝術”吸引了我。“一生都在邪惡中度過的人,生命必然短暫;而行善的人卻能永遠的活著。精神是肉體的延續,完美生活的藝術就在于有所在、有所續。”于是有了今天文章的題目。 寫完題目,才發現不知寫什么合適,于是就又想到了投資與邪惡的關系,突然恍然大悟。炒股與炒房炒票何嘗不是邪惡的化身?只不過他們打著政府的旗號“邪惡”罷了,進而打著“投資理財”這一廣大民眾所能聽得懂的語言罷了。于是“股市中的黑幕合法化”、炒股不賺錢也心安理得、發行基金貌似合法,但誰會為下跌的基金“買單”呢?只有基民自己。基民賠錢,而基金公司卻幾十億地掙,為什么?邪惡!因此,炒股是短命的,樓市亦然。各級政府更絕,一邊貌似打壓房價,一邊卻高價出售土地,進行幕后交易。有錢的“地主老財資本家”整單元整棟樓的買,沒錢的老百姓靠三代人的力量也買不起房。這就是邪惡,因此投資樓房也是短暫的,雖是“剛性需求”,但違背了社會意愿。中國的社會制度是全民制,可老百姓的土地話語權在哪里?難道在地下室的土地里埋著?因此邪惡地投資樓房必定也是短命的。因為這樣的手段沒有體現:有所在、有所續。在,是一種心安理得;續,是一種有所為或者說持續發展。“在和續”的內涵就是“和諧”,因此投資與收藏也必定要使整個市場和諧,郵票市場的一些品種就正好體現了“有所在、有所續”的發展道理。這需要每個人動腦子去想去找,郵票市場上這樣的東西不少。要思考哪些值得留給后人的東西,多投資。 如果說收藏郵票屬于精神文明與文化建設范疇,那么就應了上面書本里的那句話:精神是肉體的延續。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別扭,但仔細想一想還是有點小道理的。從邪惡就是短命的邏輯推理來看,從郵政倉庫里拿出即將發行的郵品大肆地炒作肯定也是短命的,因為它構成了“邪惡”。為什么?這與炒房沒什么兩樣,都是拿著“全民的資源”為少數人謀取暴利,這難道不是“邪惡”!因此炒新品、“出短腿”、出奇招、不消耗,統統命短休矣!那么收藏投資什么東西就順其自然了?大眾認可的,約定俗成的東西,千萬不能脫離中國這塊文化的本源。 收藏投資就遵循一條鐵定的律條,物以稀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