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紀特郵票:韻味難被私藏 |
發布日期:10-06-02 08:41:3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問到老紀特行情如何時,很多郵迷都笑著表示:“喜歡老紀特郵票的人一拿到手,就想放到冊子里,一輩子不拿出來了,就算有錢也未必買得到。” 不過,如果真的以市場價來論,老紀特郵票今年以來的升值行情就沒有停止過,精品老紀特更是屢創新高。在馬甸郵幣市場經營多年并開辦中郵網的李冠群先生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全套老紀特郵票價格翻了一倍,年前30多萬元,現在已經60多萬元了。”這樣的漲幅的確驚人。 馬甸郵幣市場的王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他和老紀特郵票的故事,從中可以看到老紀特穩步上漲的腳步。 王先生自幼喜愛集郵,也喜歡老紀特票。他與集郵的朋友經常聚在一起,互相交換郵票,有些枚數較多的老紀特套票,如黃山、金魚、蝴蝶等,實在集不齊,就求父親到城里開會時買回蓋銷票,每次拿到手里一看就是半天。近幾年,老紀特越發值錢了。比如,王先生現在手里的一套特57“黃山16枚蓋銷四方連”,價格也已經漲到10000元了。 王先生指出,從2006年開始,已經在底部徘徊了很久的老紀特票出現了十分喜人的漲勢。2007年,老紀特票中的經典品種《梅蘭芳舞臺藝術》小型張新品,從一年多前的20000余元升到了37000多元,成為當時市場上最昂貴的郵票之一,現在已經到了130000元。 不過,大概在2005年前,老紀特還處在被郵市遺忘的角落,價格長期滯漲。主要原因在于老紀特票發行年代久遠,搜集難度較大,而郵票的種類又比較復雜,需要集郵者有一定的辨別力,從而導致其市場需求量大打折扣。2005年的郵市低迷期,老紀特板塊中的不少精品,卻悄然出現供不應求的趨勢,其中更以《梅蘭芳》小型張為最。當時在北京市場,求購《梅蘭芳》小型張的買方不少,但商家基本無貨供應。 王先生補充道:“是金子總會發光,老紀特郵票保值增值比較穩定,適合長期投資。” 收藏愈難愈珍貴 如今,老紀特精品越發珍稀。雖然當時發行量不算少,但由于發行年代久遠,且大量消耗于通信中,所以其新票的實際存世量已不多。即便是全品相的蓋銷票,有些精品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而像《梅蘭芳舞臺藝術》、《金魚》、《牡丹》、《蝴蝶》等大套票,則更難一一收齊,至于一些發行量僅2至4萬枚的小型張、小全張,如今已成珍郵。 另外,老紀特郵票精品是新中國郵票的佼佼者,對于資深集郵者,如果郵冊中沒有這些品種,未免是個遺憾。而一般集郵者,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出讓這些品種。 正是這些原因,造成了市場供少求多的局面,使得老紀特的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