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13年 郵市迎來爆發 |
發布日期:11-02-09 08:35:1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互聯網 作者: |
卻依然遵循著古老的游戲規則:永遠是現金交易,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郵市不太適合大資金運作,建倉太猛時手里尚有余錢,價格就已經高不可攀,平倉太快時貨未出手,價格已跌至冰點。 省城南宮資深郵票經營者建議:投資者在關注購買渠道的同時必須找到出貨的渠道,心中要計算好一旦價格漲了,手中的郵票能在哪里兌現出局。“眼下投資者似乎都有一種急躁的情緒,反映在郵票市場上,就是現在流行的"炒新不炒老"的怪風氣,價格暴漲暴跌。而關注中長線投資的人越來越少,喜歡炒短線的人越來越多。但不管怎么操作,投資者都必須關注郵票投資的幾個渠道,并針對自身特點,對投資渠道加以選擇。” 集郵公司 國營集郵公司擁有第一手貨的永恒優勢。 投資戶可以在當地的集郵公司隨時購買柜臺內的新郵票,也可以預訂尚未發行的郵票,他們根據對當年行情走勢預測,如果看好就多訂,如果看平就少訂,看跌就不訂。但是預訂到的郵票一出來就應該盡快出手,以規避投資風險。總之,國營集郵公司信譽好,即使正式發行時價格漲了,也不會不按合同價格供貨,這也是投資者最看中的地方。 郵品拍賣會 郵品拍賣在我國還是新生事物,民間的拍賣活動萌芽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正規合法的拍賣活動起始于《拍賣法》頒布實施的1997年年初。 拍賣會上的郵品可靠性高,品相也有保證。在拍賣會上,投資者主要看中的是珍罕郵品,購進珍郵的目的是為了中長線投資增值,如“全國山河一片紅”新票在20世紀90年代初不過2萬-3萬元/枚,現在則穩步增值到了12萬-13萬元/枚。在近幾年新郵大幅貶值的背景下,投資珍郵也可以有效地規避風險,保存經濟實力。目前,國內有資格舉辦專場郵品拍賣會的公司為數不多,規模較大的拍賣會一般都安排在春季和秋季,有時為了配合大型郵展和錢幣博覽會,時間也會做適當的調整。 郵票交易市場 有需求就有市場。近幾年來人們對郵票投資的熱烈追捧,導致郵市的性質由集藏性向投資性不斷蛻變,省城南宮文物市場集中了眾多可以買賣郵票進行郵票交易的店鋪。 在特定的時間段,郵票的增值速度要比股票、債券、期貨等快得多,幾天漲幾倍,甚至一天之內漲幾十倍。在交易市場方便買賣雙方快速驗貨并交易。在郵票交易市場進行郵票投資應注意驗票,防止買入假票,越是熱銷爆炒的郵票越存在作假的可能。 網絡市場 互聯網的普及也讓郵票交易隨之受益,省城許多郵票投資者選擇在網上買賣交易。目前,投資者常用的郵票交易網站 |